走走停停,今朝再闻铛铛声

走走停停,今朝再闻铛铛声

2009年元旦,北京前门铛铛车开通,站台上立起了站牌。

电车车头挂一只铜铃,沿着城市道路中央的轨道一路行驶。司机只要一踩脚下的踏板,铃铛便会发出“铛铛”声,提醒行人闪避。铛铛车,学名“有轨电车”,曾是北京第一代现代化交通工具,被浓墨重彩地记录在了历史的书页里。但开行40多年后,铛铛车就因各种原因退出了历史舞台。直到又一个40多年过去,它经过改造再现北京街头,古香古色的车辆焕发出现代气息,成为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

甚有久候,竟不能登车

北京的公共交通事业出现较晚,直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北京还是靠人力车维持市内的公共交通。用于运载乘客的有轨电车,在上世纪20年代才出现。(1983年1月14日《北京日报》3版,《解放前北京的公共交通》)

1924年12月17日,前门楼子前热闹非凡,北京电车公司举行了盛大的通车典礼。据次日的《晨报》报道,“典礼毕,各来宾即乘车东行。”自天安门起,经东单、东四,至北新桥绕行一周。第二天,电车正式售票,更受到了市民的热烈追捧。各站的乘客“甚有久候,竟不能登车者”。当时有轨电车仅开通了由正阳门内至西直门大街的第一路10辆车。电车每到一站,无数人挨近车轨观看,把沿路站岗的巡警忙得不亦乐乎。为了驱散轨道上围观的行人,电车大铃铛“铛铛——铛铛”猛响。幽默的北京市民就给电车起了个雅号——铛铛车,后来也写作“当当车”。(2012年3月6日《北京日报》24版,《北京来了铛铛车》)

有轨电车司机是站着开车,左手握起动电闸把,右手持刹车闸把,要停车时紧摇刹车闸把,脚踩车铃。车行驶途中司机还要报站名,到站后手推开车门,收验乘客车票,关门后要挂好门钩,车满员时还要悬挂客满标志牌,再站到开车的位置,等售票生发信号开车。

冬天电车四面透风,车走起来寒风刺骨,人称“花篮车”,夏天烈日当头酷暑炎热,电车行驶在马路中间被称为“晒车板”。(2007年6月17日《北京日报》6版,《旧京电车兴衰》)

不过,电车跑得快,拉得多,票价又只是人力车的三分之一,一开通就备受欢迎。一时间城内百姓对铛铛车趋之若鹜,甚至还出现了卖挂票的情况(乘客攀附在行驶电车的车尾,或侧立于车门处)。

到1929年,全市有轨电车发展到60辆,拖车20辆,新增了天桥至西直门、东四至西四等6条线。

但在乱世中,铛铛车命运多舛,到北平解放时能够开动的只剩49辆,有时仅仅开行一辆在街头晃荡。

单轨电车的尴尬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北京的公共交通也如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为了解决公共交通过分拥挤的问题,北京不断加大在交通建设方面的投入,增添公共汽车,并增设无轨电车线路。

1956年底,北京市电车公司决定把有轨电车路线从北新桥延长到东直门。这条路线完全铺设双轨,同由北新桥往南的二路、往西的环行路路轨接通。(1956年12月23日《北京日报》2版,《电车路轨将从北新桥延长到东直门》)

随后,北京又开辟了朝阳门到动物园、甘家口到前门等线路。1957年时,有轨电车已从解放时的49辆增加到了240辆。

一些“老北京”还能回忆起当时乘坐有轨电车的情景。

“我家有位亲戚住在天桥,母亲带我从东四乘坐黄牌有轨电车,经东单、天安门、前门直到天桥。”市民满开祥提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的公交还很落后,出门探亲访友,大多乘坐有轨电车。(2000年3月31日《北京日报》10版,《有轨电车票》)

有轨电车的轨道一般都设置在路中央,乘客上下车得穿过马路,很不方便。另外,有些地方的轨道是单轨,遇到错车时,一辆车还需要开到专门的复轨上等待。

作家刘心武在本报1983年10月4日3版上发表的《花环上,期待着更多的蜜蜂》中写道,“记得上小学的时候,长安街还没有变成今天这般宽阔壮丽,乘坐那‘当当当’一路发响的有轨电车,弯到北城时,那边的轨道竟是单轨,车到站了,要耐心等待对面的电车开拢来,拐到一侧仅供错车的一小段复轨上,这边的才能继续前行。有一回我坐那样的电车,从钱粮胡同到小经厂实验剧场去看话剧《小白兔》,车到北新桥,对面的车怎么也不见影儿,急得我抓耳挠腮,后来只好下车一路跑到剧场,浑身汗湿得像只落水猴儿……”

被无轨电车取代

很快,有轨电车就显露出更多问题。

首先,市内有轨电车轨道过于陈旧,车辆行驶时不断破坏道路路面,每年都要花费一大笔钱进行整修,而且有轨电车的轨道雄踞马路中间,也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其次,有轨电车增加了城市噪音;再次,有轨电车比较慢,那时的有轨电车时速只有30公里,比无轨电车要慢5公里,跟汽车更是没法比。

1956年,本市试制成功了无轨电车“北京一型”,比起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很安静,而且不像有轨电车必须在路中间的轨道上停车,而是可以跟公共汽车一样靠马路边停车,方便乘客上下车。(1956年6月30日《北京日报》2版,《本市无轨电车在加紧试制》)

有了无轨电车对城市交通的补充,有轨电车被逐渐“挤出”内城。

1958年,北京市第三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作出决议,在1959年10月以前,将内城的有轨电车轨道和外城蒜市口至菜市口一段的轨道全部拆除,改行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

1959年3月10日,内城的有轨电车全部停驶。轨道陆续被拆除。新增的无轨电车及公共汽车补充了这些运力。市中心的环行路在拆除了有轨电车道以后,整修得平平整整,南来北往皆称方便。有轨电车只剩下外城的三条线路。(1959年3月9日《北京日报》2版,《明天起内城无轨电车、汽车代替有轨电车》)

1966年,京城已经看不到有轨电车了。

复古车里忆流年

2007年5月,前门大街修缮整治工程启动。修缮整治后的前门大街要还原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风貌。恢复有轨电车被列入此项工程的重要议事日程。2009年元旦,退出北京老百姓视野40多年的铛铛车得以在前门大街重现。

铛铛车的车站位于新修复的前门五牌楼下,单程走完840米的前门大街需要10分钟。

与当年不同的是,新的铛铛车没有大辫子,采用超级电容循环充电技术,充一次电只要3分钟,能够跑两圈。车厢里两排木制座椅古色古香。为了尽量重现当年的原貌,铛铛车中的不少金属部件都是从大连等保留有轨电车的城市买来的“古董”。(2008年5月10日《北京日报》5版,《铛铛车10分钟走完前门大街》)

前门的铛铛车有两辆,名字分别叫“前门一号”和“前门二号”。

“这车是2008年奥运会前运来的,跟以前还是不太一样的。”司机聊起“铛铛车”像说自家孩子一般,“过去,铛铛车的四周是敞开的,现在车窗上都安上了玻璃。”(2013年6月25日《北京日报》17版,《走前门……》)

2014年9月28日,北京首条以复古铛铛车为形式的旅游观光线开通试运营。伴随着清脆的铛铛声,一辆红绿相间的复古铛铛车带着游客观览天坛、前门、天安门广场、故宫、北海等20处中轴线上的景点。仿造1924年本市首条有轨电车的车身以及司乘人员中山装和套裙的打扮,带大家“穿越”了一把。

“我5岁的时候坐过铛铛车,但印象比较模糊了。”64岁的卢大爷上了铛铛车,落座前先在车厢里转悠了一圈,“感觉真棒啊。”(2014年9月29日《北京日报》9版,《15公里串起20处著名景点》)

2015年3月18日,观光铛铛车2号线正式开通,绕着天安门、故宫跑。车辆出发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上了车,直奔车尾的模拟操作台,弯下腰,仔仔细细地抚摸着操纵杆。老人叫封殿彬,已经82岁。1957年前后,他曾经是一名铛铛车司机。“那会儿刹车需要摇杆儿,特别费劲。一天车开下来,我这个膀子酸得都动弹不了。当时也是分段计价,从天桥到前门车票3分。”当天,老人特意叫上老伴儿从阜成门外大街跑到前门,希望再给铛铛车捧一次场。他里里外外的鉴定结果是:“除了没有‘大辫子’和轨道,都特别像,当年这车就长这样。” (2015年3月19日《北京日报》8版,《观光“铛铛车”开2号线》)

2017年,通往香山的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西郊线开始试运行。不同于传统的有轨电车,西郊线列车在“三山五园”景观段内穿行时,完全不需要煞风景的空中电缆,而是采用地面供电方式,藏起了列车顶部的两根“大辫子”。与地铁相比,西郊线乘客可赏沿途美景;与普通公交相比,西郊线车辆运营的准点率高,不会堵车。(2017年10月21日《北京日报》7版,《本市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试运行》)

在高科技的助力下,有轨电车重新焕发了青春。虽已没有了当年的铛铛声响,但复古的电车穿行在城市中,让人感受到北京的悠悠古韵与现代化的碰撞和交融。

本版文字:侯莎莎  制图:焦剑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公交集团、北晚新视觉、新华社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