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理念根植于心

让“人民”理念根植于心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讲话指出,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科学地回答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一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时代表达,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表现为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作为践行生产方式主体力量,不仅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观点,我们党提出了群众路线,并把它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把“人民”的理念根植于心。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始终强调要以人民群众赞成还是反对作为各项政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世界观表达得全面、充分而透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时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中鲜明提出,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然而,还有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以“官老爷”自居,在群众面前“打官腔”“摆官架子”“耍官威”,伤害了群众情感;有的党员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便开始居功自傲,高高在上,割离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淡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时讲排场,前呼后拥,招摇过市,不仅问题没解决,反而增加了基层负担,疏远了与群众之间的联系。说到底,这些错误的认识都是没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路线。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坚持紧紧依靠人民。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程表明,许多改革都是由基层群众自发推动、自下而上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史观的观点不能丢。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根植于心,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团结带领人民续写改革新篇章,才能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责编:张慕琪;校对:赵一頔)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0/0116/1073885.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安康市纪委监委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赵一頔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