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赋能促高质量发展

以产业赋能促高质量发展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是该不该做的“选择题”,而是必须快做、做好的“必答题”,只有坚决转、快速转,才能让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的“红海产业”走向空间广阔、利润丰厚的“蓝海格局”;

□ 大力强化“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着力在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上下功夫,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聚全市之力打造最优的企业成长发展生态。突出“宽严相济”,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效能;突出“完善生态”,积极建设产业友好型城市;突出“内外联动”,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蹚出一条路子来。淄博市地处山东省中部,是一座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占比达70%,加快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爬过的坡、迈过的坎。

增长动力转换是现阶段经济发展重要的趋势性特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这一转换的关键引擎。这要求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力实施产业赋能行动,按照“以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以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的思路,着力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努力把优势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突出产业转型升级重塑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战略定力,加强调查研究,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破解瓶颈,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总书记还强调,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很多地方的产业发展实践表明,没有落后的产业属性,只有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产品、模式和理念。没有传统产业的涅槃重生,就没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难有大的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是该不该做的“选择题”,而是必须快做、做好的“必答题”。

近年来,淄博市坚持以“五个优化”为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坚决转、快速转,以“伤筋动骨”求得“脱胎换骨”,努力拼出和转出一片新天地,让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的“红海产业”走向空间广阔、利润丰厚的“蓝海格局”。“五个优化”,即优化提升技术工艺、优化拓展产品体系、优化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完善产业链条、优化提升经济效益。

优化提升技术工艺,就是通过先进的技术装备,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系统化改造,大力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显著减轻劳动强度,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环保水平。

优化拓展产品体系,就是由提供一种或几种产品向提供不同应用场景的系列产品转变,由单纯卖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推动企业从“一打一”向“多打多”转变,从赚取加工利润向获得更多增值服务效益转变,从一次性产品交易向持续的战略合作转变。

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就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赢市场、以质量树品牌,提高产品美誉度,筑牢企业长远发展根基。

优化完善产业链条,就是强化产业组织理念,以“头部企业”为引领,整合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资源,有针对性地补链、延链、强链,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实现由一个企业的单打独斗,转为产业链上所有企业抱团打造产业舰队。

优化提升经济效益,就是牢固树立价值导向,通过科技创新、加强管理,努力把产品做到极致,并向产业价值“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贡献能力。

聚焦产业组织理念培育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像淄博这样的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大多是上世纪国家布局的基础产业和从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中小型企业,突出的特点是产业层次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体系不完善、产业链条偏短。针对这一情况,淄博市大力强化“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着力在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上下功夫,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聚焦提“高度”,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当前,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淄博市主动顺应趋势,大力发展“制造业+互联网”“制造业+人工智能”“制造业+大数据”,通过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加快化工、机械、建材、轻工、纺织服装、家具制造、陶瓷琉璃等传统产业实现智慧升级。

聚焦增“厚度”,着力优化拓展产品体系。相对单一的产品结构,不仅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而且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淄博市着力引导企业增强开发多层次多类型产品的意识,综合运用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资本并购等途径,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引导企业加快由单纯提供产品向“产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转变,围绕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拓展创新设计、供应链管理、再制造、运维服务等业务领域,以优质服务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聚焦拉“长度”,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是有效优化产业生态、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关键。针对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基础型、原料型、中间体产品占比较高,终端产品偏少,特别是化工产业“一业独大”的短板,对重点产业链条全面梳理,找到链条上的断点和短板,有针对性地补链、延链、强链。强化以产业组织理念突破双招双引,全面推行“围绕一个科创产业、确定一个园区承载、引进一组产业基金、组建一支专业市场化团队、制定一套个性化政策、创设一个产业展示中心”的“六个一”招引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条上核心企业的作用,用市场手段和资本力量推动产业链整合,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或股权直接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之间按市场规律去整合提升,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聚力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新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要求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此,我们把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今年全市的“一号改革工程”,聚力打造最优的企业成长发展生态。

突出“宽严相济”,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聚焦实效,主动站在企业的角度,探索更多“政策找人”的精准办法,努力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到政策的红利。聚焦精准,围绕正在推进的“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和企业跨越发展计划,制定“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的专门扶持政策,完善好“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的体制机制,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的瓶颈制约。聚焦创新,研究制定支持拓展本地产品应用场景的扶持政策,推动本地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产品都要首先在淄博形成应用场景,为企业走出去营销提供场景范例。同时,用好安全环保等倒逼手段,保持刑责治污、刑责治安的高压态势,为遵纪守法的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突出“完善生态”,积极建设产业友好型城市。大力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聚焦行业龙头、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成长需要,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信息咨询、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科技研发、高端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服务等平台型、服务型企业,为推进转型升级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实施金融赋能行动,把金融作为支持保障产业发展的重要要素资源来集聚,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引进和培育产业基金,聚力打造区域性科创产业金融高地,为各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实施改革开放赋能行动,着力打造对标国际的开放环境,打开开放路径,建设运营淄博内陆港,积极融入全球资本链、供应链、空间链,为城市发展链接更多优质资源和人才团队。

突出“内外联动”,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大力实施“一号改革工程”,着力在“放权、精简、集成、共享”上下功夫,全力打响营商环境和安商服务的“淄博品牌”。大力涵养为企情怀,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是本职本分”的意识,坚决杜绝“摆官架子”“刷存在感”等现象,发自内心地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服务企业家,在全社会营造形成尊重企业家、学习创业者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