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辉:人民群众是保障民法典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主体

闵辉:人民群众是保障民法典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主体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闵辉指出,民法典确定了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享受民事权益、履行民事义务的应然资格,而应然资格走向实然领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一方面,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民法典的贯彻和实施,是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人民群众,只有遵循这些行为规范,才能激发民法典为物质财富创造提供法律保障的功能,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价值,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加强民法典教育和普及,是强化人民群众认同民法典,保障民法典贯彻实施的重要途径。民法典获得人民群众认同的持久动力,源自人民群众对其价值诉求和利益分配模式的认同,并将之作为引导行动决策的思维准则。

摘编自《光明日报》

【董向荣:提升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董向荣认为,在多边框架下加强团结、协调、合作,国际社会携手应对疫情挑战,才能维护人类共同家园。国际社会各个公共卫生治理主体,需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有序参与全球公共卫生事务,共同为实现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贡献力量。有效抗击疫情,需要世卫组织发挥更多更重要作用。中国始终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沟通,及时报告疫情信息,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捐物,支持这一专业组织在全球抗击疫情中更好发挥领导作用。同时,各国也应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提升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能力,需要各国团结协作,加强疫情信息分享,深入交流抗疫经验,有效开展药物和疫苗研发合作,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观,同舟共济携手战胜疫情,推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李晓华: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需辩证看待和处理好三对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晓华表示,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需要辩证看待和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需求是供给的前提,供给是需求实现的条件。一方面,供给能够引导需求,一些创新性供给甚至能够引发新的消费热潮;另一方面,如果供给能力长期无法满足需求,这部分需求就会萎缩、转移甚至消失。二是国内供给与国外供给的关系。国内供给能力是国内需求实现的基础。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要将需求的实现主要建立在国内供给能力上。进一步看,我国始终对外资和国外商品及服务开放持积极的态度,随着我国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外供给将在满足国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三是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国内需求与国内供给具有高度匹配性,而且不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也是稳定可靠的需求来源。要注意的是,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不是忽视外需,更不是放弃外需。外需提供了空间巨大的市场,是带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经济日报》

【金冰、刘金兰:多措并举打好保就业政策组合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冰、刘金兰认为,面对经济下行造成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难题,高校、政府、企业要协同作战、多措并举,打好保就业的政策组合拳,推动毕业生多元化就业、灵活就业。首先,各高校要多措施延缓就业压力,扩大“后就业”群体。一是多种方式扩大毕业生升学渠道。二是为毕业生设立临时性、过渡性、缓冲性的就业岗位。其次,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与财政投入,积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应继续鼓励、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面向“特岗教师”等基层就业。再其次,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一方面,要尽力帮扶那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特别是要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政策杠杆,鼓励各类企业积极拓岗、扩大应届毕业生招用比例。最后,创新校企、校地等多方合作模式,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高校根据毕业生不同就业需求,提供“一生一策”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同时,加强校、企、政多方合作,引导大学生配置到新兴行业和产业,提高就业灵活性和技能适应性。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杜焱强:以环境整治推动乡村振兴,为美丽中国增光添彩】

南京农业大学杜焱强指出,“十四五”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时期,通过环境整治推动乡村振兴,为美丽中国增光添彩,农村环境整治要突出“三观”。一是做好系统观,将时空思维引入政策设计。在空间上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的立体性。从农业生态的系统总体考虑设计生活垃圾、污水排放、厕所革命和畜禽养殖等整治规划。在时间上考虑环境整治的长期性。依据本区域乡村振兴长远规划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二是立好健康观,将健康理念纳入项目建设。推动将“疫”时好习惯形成“疫”后长效机制。针对不同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依靠鲜活案例等方式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勤洗手和用公筷等习惯革新环保观念、改变农户行为。三是用好治理观,将有效动员融入长效机制。准确把握农村生态环境工作所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切实提升县级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依靠农民双手实现家园治理,探索更加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并充分发挥当地社区在资源配置上的积极性作用。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责任编辑:李娇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