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

【2020-07】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

[中图分类号] D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0)07-0032-05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提出“人民至上”理念,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从根本上说,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

人民至上核心价值理念的生成逻辑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和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正是人民群众的这些伟大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坚持人民至上,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必然要求。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立场。立场问题的实质是“为什么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即人民立场。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既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真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立场与人民至上是内在统一的。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上,就必然把人民至上作为根本价值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人民至上是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共产党人的根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她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并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是内在统一的,是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当代实践形态。人民至上是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

人民至上是对我们党百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纵观中国共产党作出的这“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和实现的“三次伟大飞跃”,都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的。人民之所以能够拥护和支持我们党,从而在党的带领下创造历史伟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上,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牢牢植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一言以蔽之,就是因为坚持了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理念。

人民至上也是世界其他政党兴衰存亡的重要启示。在20世纪最后的十几年里,一些国家和地区曾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失去了执政地位。苏共在拥有35万多名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获得了执政地位,在拥有554万多名党员的时候领导人民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而在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执政地位以至亡党亡国。导致苏共垮台的原因究竟何在?在苏共垮台之前不久,苏联《西伯利亚报》曾经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您认为苏共代表谁的利益?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苏联人民并不认为苏共是他们利益的代表!这一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偏离了人民立场,丧失了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资格,无疑是苏共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民至上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

人民地位至上。人民至上首先是人民地位至上。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条基本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更实现了人民主体地位与人民主人地位的高度统一。人民不仅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而且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在多方面。一是人民是权力主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二是人民是价值主体。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是人民是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诞生近百年来,无论是进行革命、建设,还是推进改革,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完成各项具体工作任务,我们党都是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的。四是人民是评判主体。我们党自觉地认定,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而自己则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因此,党的工作做得如何,必须由人民来裁决和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人民权力至上。确认人民的权力主体地位,必然进一步确认人民权力至上。人民权力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与执政方式的重要支撑。在当代中国,人民权力至上直接来源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而宪法本身又是人民意志、人民利益、人民权力的集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权力至上的具体实践。人民权力至上包含着多维度的内容。从权力来源的维度说,人民作为权力主体,是当然的权力所有者,党和国家的权力、领导干部的权力都是由人民赋予的。正所谓权为民所赋。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的职权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责任就是向人民负责。”从权力使用的维度说,权力由人民赋予,也就只能为人民所用,即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正所谓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思考自己手中行使的权力“应该为谁所用”,强调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民谋利,要坚持掌权为民、用权为民,职阶愈高,掌握的权力愈大,就愈应把人民群众利益置于至上地位。从权力监督的维度说,要确保人民所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就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严格监督。人民作为权力主体、权力所有者,不是“赋权”就完事了,还要在“赋权”之后实施监督,对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者进行必要惩治,直至收回权力。正所谓权力由人民监督。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珍惜人民给予的权力,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人民利益至上。治国有常, 而利民为本。人民利益至上,既是由人民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也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党章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一以贯之地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提出“人民利益至上”,强调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活品位,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标准至上。人民主体地位包含着人民是评判主体。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如何,党和国家的工作做得如何,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裁决和评判。裁决和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人民标准”。他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这一标准所蕴含的实质内容就是人民利益。凡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人民自然就会拥护、赞成、高兴、答应;凡是违背人民利益的,人民自然就会不拥护、不赞成、不高兴、不答应。因此,“人民标准”实质上也就是人民利益标准,这是人民裁决和评判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最高准绳。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人民至上核心价值理念的贯彻践行

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把人民放在什么位置,首先有一个感情问题,直接体现着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我们讲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说到底就是一个感情问题。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心中就不会有人民群众的位置。把人民放在什么位置,更是一个立场问题,而且正是立场决定了感情。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政治本色。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上,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人民当主人、当亲人,“以百姓心为心”,真诚倾听人民的呼声,真实反映人民的愿望,真情关心人民的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发展人民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贯彻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必须坚持人民权力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作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聚焦人民向往,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奋斗。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价值追求的理论源头。贯彻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就必须坚持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不渝地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奋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集中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就要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这一点。2017年10月25日,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进一步强调:“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为中国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必然要求。

坚持人民标准,努力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人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既是实践主体,又是价值主体。作为实践主体,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干事创业。为此,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使各项决策更为科学合理,更能反映人民意愿,更加符合人民利益,并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更有力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为价值主体,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从人民利益出发,为人民干事创业,又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由人民来检验和评价。为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努力创造人民满意的政绩,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既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人民满意的标准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期盼。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5]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邸乘光,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