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 大爱为民

初心不改 大爱为民

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两年帮助近千个家庭实现团圆

北京市民政局、衡水市民政局在衡水市精神病医院成功举办了全国首次民政救助公开认亲会

离家17年的聋哑、智障老人,见到儿子时流下幸福的热泪。救助站里生活了10年的小姑娘,再次投入妈妈的怀抱后泣不成声……这一幕幕感人的骨肉团圆画面,近两年在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的寻亲工作中不断涌现。在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领导下,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其他委局领导按分工协调落实相关工作,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制。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党委成立寻亲工作专班,不断拓展新思路、开辟新渠道、探索新模式,大力践行“五个坚持”的救助寻亲理念,从过去注重保障受助对象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到如今更加注重人性尊重与关爱,致力于帮助他们寻亲找家、回归家庭,通过持续开展长期滞留人员寻亲找家行动,实现了近千个家庭的团圆梦想。救助工作千万条,寻亲回家第一条,无论你来自哪里,我都要帮你找到家。抒写出首都北京无疆大爱的温暖篇章。

为学习、发扬和传承“寻亲专班精神”,持续做好首都接济救助工作,日前,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党委举行“大爱寻亲,温暖回家”主题宣讲表彰活动,对寻亲工作专班以及在寻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16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寻亲专班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首都救助一线工作人员的爱民情怀和责任担当,牢记宗旨、践行初心,为爱寻亲、锲而不舍,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寻亲专班精神”,是首都民政人全心投入为民爱民实践的最好诠释。

帮助走丢17年聋哑人回家

“爸爸,这么多年,你去哪儿了?”孩子双膝跪地,抱着失散17年的父亲号啕大哭。发生在2019年冬天的这一幕深深印在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正中的脑海里。他打心眼儿里为这一家人高兴,也更加深刻体会到寻亲工作的重要意义。

2018年初,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党委成立了寻亲工作专班,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为流浪乞讨人员找家”专项行动。为长期滞留北京的流浪乞讨人员核查身份、寻亲找家、护送返乡,帮助他们实现家庭团圆梦。张正中作为寻亲专班负责人,与同事们一起,为畅通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回家之路,积极行动起来。

在中心的托养机构里,有一位60岁左右的聋哑人,有些智障,已经接受了17年救助。为了帮他找到家人,张正中特意联系了一位手语老师做翻译。当老人在纸上歪歪斜斜写出自己的名字“贺汝朋”时,张正中一阵激动。根据经验,他认定能帮助老人找到家人。

经过手语交流,张正中了解到,贺汝朋有老婆、孩子,办过身份证,还推测他是从北京周边来的。手语老师在纸上写了“河南”、“河北”、“天津”三个地名,让他指认。手指“河南”他摇头,当指到“天津”的时候他点头,指到“河北”的时候他还点头,还用手在“河北”和“天津”来回划线。大家据此推测,贺汝朋家可能住在河北、天津交界处。张正中把“贺汝朋”,“天津”、“河北”等信息发送给警方,很快得到回复,贺汝朋与河北廊坊市固安县的一位村民高度相似。

随后,通过联系,当地的村委会确认,接受救助17年的聋哑人贺汝朋正是该村村民。2019年12月,贺汝朋紧紧抱着来接他的儿子,抽动着嘴角,流下了幸福的眼泪。在认亲团聚的一刻,张正中的眼泪也止不住流了下来。在寻亲专班的细致工作下,经过持续挖掘、追根溯源,终于结束救助安置、寻亲回家,完结了一场17年的离散之苦。

张正中表示,像贺汝朋这样聋哑、智障的长期滞留受助人员,在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托养机构还有近200人。茫茫人海,给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有严重精神、智力障碍无法正常交流的受助人员找家,难度很大。寻亲专班集思广益,逐步探索形成了寻亲“四步”工作法,即利用DNA比对、科技寻亲、人像比对、重点问询的方式由易到难开展寻亲。一路走来,有心酸,有无奈,有感动,更有收获。在寻亲专班工作人员心里,每一次救助、每一次寻亲,都是一次“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工作理念的体现,也是每一名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

哑语老师协助开展问询寻亲

比对4万张照片寻找线索

2018年,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寻亲工作专班成立之初,全市有两千名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他们有的是孩子,因身体残疾不能站立,常年卧床;有的是青年,患有唐氏综合征,见到人只会微笑;他们有的是老人,语无伦次,不知道在说着什么;有的是聋哑人,只会用自创的手语比比划划。因为没有确切的身份信息,加之自身无法有效表达,为他们寻亲找家困难重重。

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救助事务科负责人刘昊表示,面对这样一个交流起来都很困难的群体,寻亲工作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只能从零开始,抽丝剥茧,摸索着进行。经过实践,寻亲专班发现,对于不能正常交流的受助人员,运用高科技手段,利用人像比对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寻亲方法。于是,开始着手对所有滞留人员进行一轮大规模人像比对。可这些人员的照片,都是在最初被救助时拍摄的,有的还是十几年前的老照片,图像很模糊,什么特征都看不出来。

为了提升比对成功率,刘昊和同事们不辞辛苦到各个救助和托养机构进行照片补拍工作。给受助人员拍照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有的因为智力障碍,沟通困难,坐在椅子上不停地动,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只能不断地用水果、零食安抚,一张照片往往要拍摄十几、二十次。有的受助人员身体患有残疾,常年卧床,只能在他们身体上方,变换着角度拍摄。有的受助人员患有肺结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为了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不让他们有心理障碍,拍照时也只是戴个口罩就进入了传染病区。三伏天里,一上午拍摄下来,大家全身衣服都湿透了。终于,刘昊和同事们在一周内完成了1443名受助人员的照片补拍工作,为后期比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据刘昊介绍,为了不漏掉一个疑似对象,每名救助对象都要选用20张相似度最高的照片进行逐一比对。先看整体轮廓,再看单双眼皮、耳垂大小,脸上有没有疤痕、痦子等细微特征。就这样,2千多名受助人员,一批次就要比对4万张照片。为了让受助人员早点与家人团聚,每次开展人像比对,寻亲专班工作人员24小时加班比对,几个小时候下来,眼睛又肿又酸,但大家心里总想着:再看一张,下一张,说不定就能收到意外惊喜。

寻亲三年来,刘昊见证了几百个离散家庭的幸福团聚,依稀记得,第一批人像比对完成后,一个月的时间,100多名受助人员的家属,陆续从全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北京,接他们的亲人回家,一幅幅家人团聚的画面、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都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激励着他,继续坚守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继续帮助更多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回家、实现亲人团聚。

民政救助寻亲成功幸福榜

北京市民政局、衡水市民政局在衡水市精神病医院成功举办了全国首次民政救助公开认亲会

受助人员与家人团聚

用真情温暖受助人的心

李乐是一个白白净净的大男孩,21岁。他在救助机构里从来不说话,也不笑,眼睛总是呆呆地望着窗外。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督导检查科科长琚敏一直关注着这个孩子。她和工作人员主动陪李乐聊天、做游戏,教他做手语操,时间长了,李乐脸上有了笑容,话也多起来了,但他从来不提及自己的父母。

和工作人员熟悉后,有一天,李乐突然自言自语地说:“我是被家里人丢的。”这让工作人员立刻绷紧了神经,可李乐又低下头不说话了。为了尽快找到李乐的家人,琚敏和同事们把他所有的特征,包括手臂、背部的疤痕都在寻亲网上标注了出来,并从“等着我”官网上下载所有在京丢失的人员信息,一一进行比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寻亲专班的不懈努力下,一天,李乐所在救助机构来了两个人,自称是李乐的爸爸和姑姑。他们在寻亲网上看到了寻亲专班发布的信息,便一路找了过来。李乐看到爸爸却有些拘谨,他又想起了当年的那一幕:爸爸带着他来北京看病,医院里人那么多,就那么一会儿爸爸就不见了,他那么害怕,发疯似的在人群里找着……多年来,他的心中一直在痛,一直在恨着爸爸。

终于找到了孩子,姑姑跑过去抱住李乐哇哇大哭。爸爸眼里也全是泪水,颤巍巍地从包里拿出厚厚的一沓车票说:“爸爸当年没有不要你,你看,这都是几年来我们找你的车票,爸爸没有不要你呀!”李乐看着摆在面前的一张张车票,眼泪瞬间喷涌而出,一家人再次抱头痛哭。

亲人团聚的情景让琚敏百感交集,她知道,只有用爱心、用真诚,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亲人、当朋友,帮他们找到缺失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才是真正践行“救助人”的责任。十多年的救助工作让她深深地认识到,这特殊的一群人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是特别需要关爱的人。她一直在心里默默许愿:尽己所能,帮助他们回家。每核出一个受助人员的信息,她都兴奋无比,见一人说一遍,恨不能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每收到一个家庭团圆的视频,她都要看好多遍,泪水流了一次又一次。她从心里为他们高兴,也为自己能从事这样的工作感到光荣。

为流浪人员铸造“希望方舟”

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北京市民政局与河北省民政厅积极推进民政事业协同发展,依托河北省衡水市民政局所属衡水市精神病医院(现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自2016年起建立了救助托养合作机制,为本市安置了大量长期滞留的精神障碍和智力障碍受助人员。作为救助寻亲工作的最前沿,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与医院同心协力、紧密配合,形成了高效联动的异地寻亲联合体。为了指导寻亲工作,两年来,中心的工作人员起早贪黑,从北京到衡水,跑了无数次。同时,通过寻亲专班微信群,实现和医院同步工作,在院问询、中心联络,中心比对、医院落实。

在京冀民政携手同行的寻亲路上,“北京市接济救助中心驻衡水寻亲办公室”开始进入媒体视线,开通24小时寻亲热线,向全国各地投放寻亲信息。2019年11月,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缘梦公益寻人节目也走进衡水,北京市民政局、衡水市民政局在衡水市精神病医院成功举办了全国首次民政救助公开认亲会。

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失散家庭的团圆,衡水市精神病医院救助寻亲负责人张士巧非常感慨,她表示,每送一位受助人员寻亲离院,都会充满仪式感地在住院总数上减掉一个“数”,在寻亲榜上加上一个“名”,那一刻,她由衷地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到自豪。寻亲回去一个人,就团圆了一个家!

在多年寻亲工作中,衡水市精神病医院京养二区主任李晶不会忘记过往那些激动人心的团聚时刻:全家老少四代人来接失踪了近30年的老人,见面就是抱头痛哭;有哥哥来接丢了五年的妹妹,见了面就蹲下背起了妹妹……每次的相见都是泣不成声,太多的话语都抵不过紧紧相拥。救助寻亲这份事业带给了李晶不一样的青春,让她觉得无限荣耀。

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主治医师于滨也是一名救助寻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他表示,医院作为流浪精神病人定点救治机构,每年都要救助大量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重返家庭,这个群体大多浪迹在社会的最底层,被社会边缘化,特别是在今年疫情期间,不会正确防护的他们更是给防控工作带来了挑战,但他们也无一不是时刻被病痛折磨着的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和同事们愿尽己所能,同所有寻亲工作者一道,为流浪的精神病人,铸造一艘希望的方舟!

推动落实救助管理长效机制

据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3年累积到2017年底,因无法查明身份而长期滞留在京受助人员高达2100人。两年多来,寻亲专班一共为945名长期滞留人员找到了家,其中滞留2至5年的500多人,滞留5至10年的222人,10年以上的184人,最长的18年。通过持续开展为长期滞留人员寻亲找家行动,实现了家庭团聚,保障了受助人员权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完善了救助管理长效机制,彰显了人间大爱,收到显著的社会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领导下,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党委大力践行“五个坚持”的救助寻亲理念: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救助工作是兜底民生工作,更是民心工程,以救助寻亲为突破口,着力维护受助人员的根本权益,探索构建起高效顺畅的寻亲工作长效机制;坚持高位统筹,坚持党建引领,中心党委着力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建引领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找家行动;坚持多元协同,救助寻亲环节多、盲点多,中心党委密切协同公安部门、托养机构和定点医院,特别是依托京冀民政异地托养合作机制,秉持“北京有爱、衡湖情深”的合作理念,与衡水市精神病医院携手打造寻亲前沿阵地;坚持创新驱动,开展深度人工问询寻亲、高科技寻亲、“互联网+”寻亲。

在“五个坚持”的救助寻亲理念引导下,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通过持续开展长期滞留人员寻亲找家行动,帮助近千个家庭实现了团圆,有力维护了受助人员的根本权益,同时促进了救助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救助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进一步提升,源头治理和回归稳固工作进一步改进,在整体推动首都救助管理工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新格局上发挥了显著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