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科学家精神的“肥沃土壤”

厚植科学家精神的“肥沃土壤”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精神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高度,是社会共同的精神标杆。倡议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凝聚强大精神动能。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的公认价值观。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仅仅需要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培育。尤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更要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方面转变视角、主动作为,整合群团组织、高校院所、企业和媒体等各方力量,营造尊重科研规律、适合潜心研究的环境氛围,为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做科研创造有利条件,让科学家精神不断拔节生长,让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大有作为。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想要让广大科研人员建功立业新时代,最好的环境就是良好的体制机制。当我们期待科研人员能够静心笃志、心无旁骛,首先就是要相信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在管理中给予足够的信任,对科研活动引领不干预、支持不包揽,赋予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更大科研自主权。要解开一切束缚科技创新的“绳索”,减少管理过程中的繁文缛节,减少与科研无关的检查督查和报表审批,避免科研人员将时间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要结合本地实际,推动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在尊重科研规律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好“四唯”问题集中清理整治,落实好科研项目绩效分类评价,完善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责任担当机制,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让更多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只有自觉做到淡泊名利、力戒浮躁,不为虚名所扰,不被功利所惑,甘坐“冷板凳”,下足“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成就。但提倡科研奉献与奖励激励并不矛盾,奖励激励是对科研人员最直观的认可和回报。要舍得物质投入,不断完善与科研人员创造的效益相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特殊贡献特殊报酬,让科研人才能干事有平台、干成事有回报、干好事有发展。适时做好问题解决,尽可能解决好科研人员从本人到家庭、从安家到创业、从付出到收益等可能遇到的问题,消除科研人员后顾之忧。大力表彰宣传真抓实干、务实创新的先进典型,把各类荣誉表彰与物质奖励、职务激励挂钩,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良好风尚。

搭建集智协同攻关平台。现代科学日新月异,一些高端科技成果往往是多个学科、多个领域交叉融合的成果,我们想要发展更多的前沿科技,就是要不断打破学科壁垒,集智协同攻关。但是想要避免科研人员的单打独斗,仅仅依靠科研人员的高度自觉还是不够的,需要我们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持续畅通科研人员交流、沟通、流动渠道,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要积极引导各地、各领域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把资金、场地、人才等资源有机整合、统筹利用,让领域互补、技术互补成为常态,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要进一步拓宽视野,抓住商品、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的有利契机,以更加积极、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寻求合作,善于借助 “外脑”,为不同学科背景、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精诚合作的“舞台”。(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0/0916/1101061.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赵一頔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