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张永香:高度重视气候安全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

五、我国气候基本状况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我国气候灾害种类非常多,因此受气候变化影响也非常大。我国年平均气温在9.5℃左右,四季分明,冬冷夏暖,冬季最低温度可以达到﹣52.3℃(在黑龙江漠河一带),新疆吐鲁番夏季温度近50℃,冬夏极端温度之间相差将近达到了100℃。

我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2毫米,降水量南多北少,夏季多于冬季,8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4-9月,降水量的年际差非常大,易涝易旱,比如北京年降水量最多的一年可以达到1406毫米,而最少的一年只有262毫米。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横跨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五个大的气候类型。就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已经产生了广泛影响。

受气候变化影响,我国降水量发生了明显改变。近50年来,西部地区降水约增加19%-50%;东部地区频繁出现“南涝北旱”;华南地区降水约增加5%-10%;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约减少10%-30%。我国年平均雨日数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主要是小雨日数减少比较明显,减少13%;暴雨日数呈现增加趋势,增加10%。小雨日数的减少意味着干旱风险增加,暴雨日数增加意味着短时强降水事件频率增加,城市内涝等风险增加。

此外,我国夏季雨带位置也发生了明显变化,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多雨带主要位于华北地区,之后逐渐移动到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21世纪以来雨带又开始向北移动。同时,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开始增加。

我国高温天气事件增加显著。高温天气增加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极端低温天气事件呈减少趋势。我国气温整体状态由冷向暖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因灾死亡人数不断下降。也就是说,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们抵御自然灾害有了非常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是利弊共存的,但总体来讲还是弊大于利。近30年温度升高使得我国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冷害、冻害等与极端低温相关的事件不断减少,但是冬小麦、玉米和双季稻的产量反而降低了,其主要原因是水资源的短缺以及耕地受旱面积的不断增加。

气候变化还会导致受病虫害影响的作物面积增加,危害程度也有所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冬季极端低温开始减少,冬季变暖使得很多病虫害幼虫虫卵能够保存下来,这也导致了次年病虫害的增加。

气候变化也使得水的问题日益严峻。中东部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在减少,海河、黄河的径流量减幅高达50%以上,导致了北方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部分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和季节性变率增大,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性。这是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非常严峻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发生明显改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华中地区湖泊湿地面积呈减小趋势,东北黑土和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东北西部地区盐渍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扩大,西北地区沙漠化和荒漠化速度加快,西南地区石漠化显现。草地植被生产力显著降低,林火灾害范围和频次加大。物种分布范围改变,某些物种在局地出现消失的现象。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海洋酸化进一步影响海洋生态,造成珊瑚死亡、渔业受损等。部分地区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出现,出现了严重的污染事件。

气候变化同样对我国大气环境造成了影响,导致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降低,表现为我国大气环境容量明显下降。我国北部地区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要相对高一些,中部地区一般,南部地区较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明显下降,21世纪以来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同时,由于风速减小,使得静风日数增加,不利的天气气候条件成为雾霾天气多发的“帮凶”。

气候变化也对我国的重大工程运营造成了风险,会影响重大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运行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受气候变化影响,重大工程的一些重要技术指标、措施都需要调整,建成和维护成本也将增加。此外,一些重大工程如果布局不当、规划不合理,也会导致局地的气候变化,进而影响生态安全。

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要降低气候风险,必须要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力度。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将有利于保护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安全,维持自然资源和能源系统的稳定性。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气候治理行动越早开展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国将会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背景来看,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特别是气候危机的深刻反思,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气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天人合一”是我们祖辈在长期与自然交往过程中总结出的一种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需要继续发扬光大并世代传承。

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阶段,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就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认识和把握气候规律,利用和保护自然气候,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承载能力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多个层次和全方位的影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不断提升对气候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坚持趋利避害并举,适应和减缓并重,以气候承载力为基础,主动顺应气候规律,合理开发和保护气候资源,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科学有效防御气候灾害,着力改善大气环境,保障气候安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未来,我们要在战略高度上更加重视气候安全,将气候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的气候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以风险管理为重点,增强我国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特别是要提高政府防灾减灾组织的科学性,最大程度避免和减少气候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同时,在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要大力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充分利用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当前,许多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开始减弱,水土资源、能源不足,环境问题凸显,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更要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把气候资源纳入资源环境生态管控,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等重大制度,探索基于气候承载力评估的城市规模控制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制度等。

此外,还需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发动社会力量,利用各种资源,加强科学知识和技能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节能减排、防灾减灾的科学认识,把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防灾减灾的科学知识以及自救、互救的技能,作为中小学的一个必要课程,使得节能减排、防灾减灾培训和演练变成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教育方式,推进气象科普进入社会活动,提升脆弱群体应对城市极端灾害的能力。

总之,科学认识气候变化,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