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刘戒骄:“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3)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建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的核心地位,是对我们国家过去发展过程的一个总结。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都是靠自主创新来实现发展的,如毛泽东同志强调的工业化。工业化,实际上就和创新联系在一起,因为我们很多都不能制造,所以要重点发展重工业,也就需要创新。“一五”期间,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的156个援助项目以及我们自主完成的万吨水压机等项目,本质上都是创新的成果。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如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如今,面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更加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因为经济社会新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而科学技术基础必须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同时,我们也更加强调自主创新。通过总体表述,我们也可以明确创新的方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我们的经济主战场是什么?在国内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国际上以更强的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如果科学技术发展不面向经济主战场,那么就没有办法实现适应未来的竞争需要。什么是国家重大需求?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需求,涉及国家安全的一些需求。

(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就是国家科技资源的配置。不同于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的相应作用,就局部而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该和一般性的资源配置、总体资源配置是不一样的,不遵循同样的原则。

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既有市场化方面的目标,也有国家战略方面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进行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一是要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二是要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三是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四是要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五是要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对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我们强调:一是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二是要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三是要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四是要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多渠道投入并存的基础前沿研究体制机制。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