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对话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以文明对话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摘要】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推动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在古代交通很不方便时,文明之间就已经存在交流与互鉴,历史的积淀与选择,使文明的精华得以延续。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矛盾纷争不断、和平与发展受到影响的背景下,加强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更为重要。世界需要在多样性中寻求共识和互鉴,在差异性中寻求理解和包容,在交流中寻求尊重与发展。文明对话有利于增强各个国家与民族相互理解,推进民心相通,增强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文明 多样性 对话 交流 和平发展

【中图分类号】D731 【文献标识码】A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特质的文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改进,各文明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也促进了人类的进步。纵观人类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文明交往越扩大,交流越密切,社会的发展进步就越快。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的时代,更需要通过文明的对话与交流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难题。不同文明的对话,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消除分歧,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人类的发展进步有赖于文明的对话与交流

人类文明发展需要秉承开放、扩大交流。自然界的物种具有丰富多样性,人类社会的文明也是丰富多样的,多样性的文明为交流提供了基础,多样性的交流也促进了社会进步。古代社会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文明,东亚有中华文明,南亚有古印度文明,中东有古巴比伦文明,北非有古埃及文明,欧洲有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美洲有印第安文明等。各个文明都有自己的特点,即使在交通条件有限的背景下,各文明之间也有交流与互鉴。古希腊文明深受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的影响,古埃及也从古希腊人那里学会了如何建造舰船;古罗马征服了古希腊,但也借鉴了古希腊的文明;阿拉伯文明吸收了古罗马文明的许多东西,阿拉伯文明的许多成果又被欧洲和亚洲所吸收;拜占庭帝国保持了古希腊的文化,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征服后,众多希腊学者携带古希腊典籍逃亡意大利,成为引发“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影响了近代欧洲,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欧洲强国又把这些文明带到了更广阔的空间,推动世界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在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之间进行了多方面的互相往来,其中包含着精神文化的交往。随着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正是由于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使文化与文明的精华得以世代延续下来,形成了我们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揭示的重要规律在于,任何一种文明要延续和发展,都必须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不断吸取其他文明的精华。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受到多次冲击仍然能够保持下来,在于其能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在包容并蓄中不断发展。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很大的佛教来源于印度,以玄奘法师为代表的诸多中土名僧曾不辞辛苦前往天竺求法。通过古丝绸之路,制糖、酿酒、制玻璃、织地毯等工艺传到中原;葡萄、苜蓿、胡麻、黄瓜、胡椒、核桃等植物传入我国;阿拉伯和印度等地区的医药、音乐、歌舞、天文、历法等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中国的造纸术、火药等发明也在西传,大约在公元4世纪初,造纸术由粟特人传到中亚,此后又传到欧洲,18 世纪末,欧洲各国还是用中国的造纸术制纸。随着造纸术的西传,中国的印刷术也传到了西方。公元8世纪,中国的火药技术传入阿拉伯。2019年3月24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时,法国总统马克龙向习近平主席赠送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这说明早在17世纪末儒家思想已经渡过重洋来到法国,影响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法国启蒙思想家。当时法国的传教士张诚、白晋等也受到清朝皇帝的重用。文化与文明的交流互鉴使这些文化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其他文化的营养,得到丰富和发展。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初就强调借鉴世界文明的成果。列宁有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也就是说,社会主义要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的、适合本国发展与进步的文明成果。在20世纪30年代的工业化进程中,苏联也曾大量采用欧美国家的设备和技术,后来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冷战的进行,苏联逐渐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也成为苏联落后的重要原因。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快速发展,与我们重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无关系。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证明,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扩大开放和加强交流,开放与交流是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只有秉承开放,扩大交流,加强互鉴,文明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国家才能更加强大。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加强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更为重要

当今世界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滑的双重打击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以及极端民族主义等思潮泛滥,国家间的利益纷争、民族宗教矛盾、地区冲突不断。为了保障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文明的对话与交流,促进世界在多样中寻求共识与互鉴,在差异中寻求理解与包容,在交流中寻求尊重与发展。

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加强不同文明的平等交流,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种文化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追求。“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明确规定,“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公约》的一项重要目标是“鼓励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以保证世界上的文化交流更广泛和均衡,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与和平文化建设”。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强调,“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人类文明多姿多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在当今世界,由于欧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国际秩序中占有强势地位,有的强国“搞霸权、霸凌、霸道”引发了许多冲突,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国际社会树立各民族文明与文化平等的意识,还需要做出许多努力。

承认文明存在差异,相互尊重,有助于实现共同进步。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文化导致了许多冲突,这样的例子时时都在上演,正在发生的纳卡冲突背后就有文化冲突的因素。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和文明传统悠长的国家,坚持和而不同的思想,尊重和保护文明多样性,积极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维,树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赢理念,摒弃意识形态争论,跨越文明冲突陷阱,相互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让世界多样性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人类文明多姿多彩的天然形态。”有的国家建立单一文明、单一制度一统天下的企图是产生国家间冲突的重要原因,承认文明差异,包括承认政治制度的差异。坚持和而不同,相互学习和借鉴,有利于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相处。

提倡文明包容发展,有利于化解和防止文明冲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在倡导发展本国文明与文化的同时,也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观察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关系比较和谐的,往往也是在文明与文化上能够相互包容的国家,反之亦然。中国作为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国家,在推进各种文明相互包容、和谐相处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路径

加强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有利于缓解国家间的紧张关系。世界上的许多矛盾与冲突是由于缺少沟通与误解造成的。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有些人从传统的西方文化思维出发,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挑战美国的地位,甚至要取代美国,“国际政治从来就是一项残酷而危险的交易,而且可能永远如此。虽然大国竞争的烈度时有消长,但它们总是提防对方,彼此争夺权力。每个国家压倒一切的目标是最大化地占有世界权力,这意味着一国获取权力是以牺牲他国为代价的。”①中美的对抗与冲突与这种思维不无关系,但用这样的思维衡量中国显然不合适。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强加给别国的愿望,2019年,习近平主席就曾强调:“我们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这个梦绝不是‘霸权梦’。我们没有准备去取代谁,只不过是让中国恢复应有的尊严和地位。我们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我们不会在世界上颐指气使,而是继续秉持‘和而不同’的传统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要让世界理解和认同中国的这些政策宣示,需要加强各层次的交流,不仅需要官方渠道的沟通,更要通过公共外交,让国外民众了解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文化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意志。

通过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实现民心相通有助于加强合作。2011年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大力提倡不同文明间对话和交流,消除意识形态偏见和隔阂,使人类社会一天比一天和谐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世界是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坚持交流互鉴,锻造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包容开放的精神气质、协和万邦的价值取向。

深化经贸合作是文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和平发展提供“压舱石”。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深化,使分工与交换冲破了地域的壁垒,把各个民族不可分割地联系起来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以往更加密切,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各国在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合作与竞争中共同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加强经贸合作,深化彼此的依赖关系,做大共同利益,能够为和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注释】

①[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7页。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