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公交站唤回老地名

穿越时光,公交站唤回老地名

自2021年2月6日起,北京公交集团调整1683处公交车站名称,其中恢复了多处历史悠久、曾为人们所熟知的老地名。

“中山公园西门”站改为“南长街”站

南长街为民国年间开辟

南长街位于西城区中部偏东,西华门外。

据《京师坊巷志稿》载:西华门外北长街,亦称北池子。西华门外南长街亦称南池子。原来清代南、北长街和南、北池子可以互称。《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说:东华门外向南、北二街曰南池。西华门外昔年只有北街,曰北长街,达金鳌玉蝀桥之东门,南无直达之途,仅南府乐部及各项杂役人等居之,向无人行走,以东西二口之南端皆至天安门之垣,无门可出。民国三、四年,开辟新街,始能达东西长安门。就在辟新街时,在街口修建了一座高大的拱门,门额上题有“南长街”三个大字,这就是今天仍可看到的南长街南口大门。

历史上南长街有多处古迹,如真武庙、大悲院、南花园等。其中南花园在西华门以南,东向,明代称灰池,实为菜园,种植瓜蔬,并在冬季设炕洞(温室),烘养新菜。真武庙在南长街中段路东,《日下旧闻考》记为御用监所建玉钵庵,即明真庙。玉钵庵以玉钵(佛前所供养之具,由整块玉料琢成)得名。

“北京妇产医院”站改为“骑河楼”站

骑河楼至少四百年历史

骑河楼位于东城区中部偏西,今称骑河楼街。

清代《日下旧闻考》载:“骑河楼在东安桥北,芜史云:有亭居桥上,曰涵碧。桥上有石础二。相传有楼骑河,今桥西街尚叫骑河楼。”

“芜史”是明朝刘若愚所编北京史籍,其为南直定远(安徽芜湖)人,故名。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宫当差,如其所记,“骑河楼”之名至少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骑河楼为横跨皇城御河(为元代开凿通惠河流经皇城东侧的一段河道)上的一座木桥,因上悬“涵碧”之额,故名“涵碧桥”。桥体为封闭木楼式建筑,因骑跨于御河之上,俗称“骑河楼”。据传建于明代,桥所对着的街巷名“骑河楼街”。1921年出版的《新测北京内外城全图》标为“骑河楼”,东起皇城护城河,西至故宫东筒子河。1949年以后称“骑河楼大街”。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承侯大院并入,改称“骑河楼街”。1990年《北京市东城区地名志》记为:“东起北河沿大街,西止北池子大街,南与骑河楼南巷、智德北巷相通,北与骑河楼北巷、草垛胡同相通。”街内有北京妇产医院等单位及居民住宅。

“教育部”站改为“大木仓胡同”站

大木仓跟木材并无关系

大木仓胡同位于西城区中部,西单北大街西侧。

“大木仓”之名疑为存放木材之地,其实与木材没有任何关系,它是从“打磨厂”谐音而得。

明朝这里街巷中有打制石磨、打磨铜铁器的作坊,故称“打磨厂胡同”。后打磨厂搬到外城,即前门东南侧。“打磨厂胡同”后谐音为“大木仓胡同”。

该胡同以清代郑亲王府知名。这位郑亲王指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济尔哈朗。

早在明代,大木仓胡同就有明成祖朱棣谋士姚广孝的府第。1644年清师进关,定鼎燕京,这里赐给了济尔哈朗,其遂建造了规模庞大、装饰华丽的王府,当时被称为“京城第一花园”。摄政王多尔衮在排挤济尔哈朗时,曾以郑亲王府规模逾制为由,将他罚银两千、罢免辅政资格。进入民国以后,王府被改为他用,今旧址尚存。

“祈年大街北口”站改为“打磨厂”站

打磨厂曾有众多打磨作坊打磨厂位于东城区中部偏西,前门大街东南。

据《北京市崇文区地名志》载:打磨厂街形成于明代,初名打磨厂,因有许多打磨铜铁石器的作坊得名。清代沿用,民国以后称东打磨厂街、西打磨厂街。

明永乐初年,今天的前门、崇文门外是京城的南郊,多为乱葬岗子和菜地,但已出现较为分散的民居。当时有来自房山的石匠,在此打磨石器出售。因紧邻京城,所以生意兴隆。此后又有了磨制刀具、打制铜铁器的作坊,俗称打磨厂。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开始修建北京外城,打磨厂一带变成了城里,此时前门、崇文门外已形成街区。到了明末清初,这里更是街巷、商铺、会馆密集,居民众多。石器、铜铁器打制工序繁琐,由此造成噪音和粉尘污染,有的打磨作坊日夜打制,直接影响到周边居民生活。后兵马司令打磨作坊“或歇业或迁出,无以扰民”打磨作坊相继关闭或迁出城。

有关打磨作坊关闭或迁出的具体时间,有的说是清顺治年,有的说是康熙年,还有的说是清末,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虽已无打磨之作坊,但地名被沿用。

“祈年大街南口”站改为“东晓市”站

拂晓开市称“晓市”

东晓市位于东城区南部,天坛北侧偏东。

北京历史上称“东晓市”的地方有多处,其源自“小市”。小市是老北京专卖零碎用物、旧衣物的小市场,又称“晓市”,因是拂晓时分开市,天大亮时闭市。

清代《宸垣识略》记载:“东晓市在半壁街南,隙地十余亩,每日寅卯二时,货旧物者交易于此,惟估衣(旧衣物)最多。”这里所说的“寅卯二时”是早上3点到7点。而《北京市崇文区地名志》称:“据考,清末时这里的小市,自每夜四至五点钟开市,到日出六至七点钟收市,实为夜市。在小市上摆摊卖货者,多是白天走街串巷的小贩,俗称‘打鼓的’。”《京师坊巷志稿》记为“东小市”,1933年《北平地名典》称“东晓市”,1947年定名为“东晓市大街”。1965年整理地名时,以东晓市小学为界,分为东、西晓市两条街。

东晓市街曾有药王庙、天庆寺、金台书院等历史古迹。其中金台书院在东晓市街西口,是一座典型的明清风格三进四合院。清初为义学,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御赐“广育群才”匾额,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为义学书院,有御制碑。1915年改为京师公立小学。此后几易校名,今称“金台书院小学”,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定胡同”站改为“武定侯街”站

因武定侯后人建府得名武定侯街位于西城区西北部,阜成门内。

据《北京地名典》载,武定侯街东起太平桥大街,与丰盛胡同相接,西至阜成门南顺城街。引《京师坊巷志稿》云:武定侯郭英,洪武十七年(1384年)封,传爵至培民,崇祯甲申(1644年)城陷死,其弟疑在此。

郭英是明代的开国功臣,朱元璋在南京当了皇帝,封其为侯爵。郭英后人郭勋袭爵后,管操神机营,后进封翊国公,加太师衔。权相严嵩倒台后,郭勋死在狱中。

有志书说:这里因明武定侯郭英宅第得名,实际上郭英是明初随太祖朱元璋征战南北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洪武十七年封为武定侯,永乐元年(1403年)卒于南京官邸,并未在北京居住,而武定侯宅第是其后人建造的。

1965年整理地名时,将扁担胡同并入,更名为“武定胡同”。1990年以后该胡同几经拓宽改造,成为宽阔的街道,并改名为“武定侯街”。

“城隍庙”站改为“都城隍庙”站

都城隍庙曾为京城庙会“祖师爷”

都城隍庙位于西城区中部偏西,金融大街东侧。

“城隍庙”之“城隍”,最初不是指神,而是城郊外面的护城壕沟。古人最早信奉的护城护沟渠神是“水庸神”,以后逐渐演变为城郊的守护神,即城隍神。道教将其视为“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城隍庙”即供奉与祭祀“城隍神”的寺院。

北京历史上有过多座城隍庙,周边各州县也有。明清时以大兴城隍庙和宛平城隍庙建筑规模较大。但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当属都城隍庙,因为它是国都城内的城隍庙,供奉的是保卫国都及江山社稷的城隍。

都城隍庙始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年),因“大都城即成,宜有明神之主,请立城隍神庙,故而选都之坤方一隅”。初建时名为“佐圣灵应庙”。明永乐年间重修后改名“大威灵祠”。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重建,此后又曾多次重建。其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及钟鼓楼、大威灵祠和寝祠,另设治牲所、井亭、燎炉、碑亭等。民国时虽尚有香火,但已逐渐衰败。后被改做他用,周围旧有的建筑被拆改殆尽,惟有寝祠大殿保存。2005年金融街启动都城隍庙百年大修,使其成为京城一处文化景观。

明清至民国时期,每月初一、十五和二十五这三天,都城隍庙均举办庙会,它是北京城内较早且热闹的庙会之一,被誉为京城庙会的“祖师爷”。《帝京景物略》云:“城隍庙市,月朔、望,廿五日,东弼教坊,西逮庙墀庑,列肆三里。”由此可见庙会规模之大。

“东花市大街”站改为“铁辘轳把”站

“铁辘轳把”源于一口水井

铁辘轳把位于东城区东部,东花市大街东端。

据《北京市崇文区地名志》载:“铁辘轳把在清《京师坊巷志稿》记为铁辘轳耙,系由于此处有制铁辘轳和钉耙的炼打铁作坊得名。1933年《北平地名典》改称铁辘轳把。”清光绪《顺天府志·坊巷门》中也有“铁辘轳耙”之词条,有“井一。有崇兴寺、送子观音庵”的记载。由此说来,这“铁辘轳耙”在清代光绪年间,是因为一口井而得街巷之名。

提起辘轳,上了些年纪的人都知道,是早年间水井上的打水装置,由被固定的辘轳横轴、铰绕绳子的辘轳头和能摇动的辘轳把组成,多为木质的,也有铁质的。称“铁辘轳把”的街巷,水井上的辘轳把应是铁质的。

光绪年间已有“花儿市大街”的记载,“铁辘轳把”在其东端。民国初期,花市大街分成花市东大街、花市西大街与铁辘轳把三段。1936年《北平市内外城分区地图》将“铁辘轳把”标为两段,一段在花市东大街东侧,与之相接,一段在所标注的“铁辘轳把”东侧偏北。1950年《北京市街道详图》只标注在花市东大街东侧。1965年整理北京地名时,将羊市口以西至崇文门外大街一段改称“西花市大街”,以东将吉庆里、铁辘轳把合并称“东花市大街”。虽然“铁辘轳把”这个地名消失了,但当年途经的3路公共汽车还保留着“铁辘轳把”的站名,直到花市斜街消失,该站才取消。此后出版的北京史地书籍中,就极少出现“铁辘轳把”了。1990年《花市一条街》书中《花市地区街巷示意图》上有“旧铁辘轳把”的标注,位于东花市大街东段。

“龙潭路西口”站改为“东四块玉”站

四块玉与克林德碑无关

东四块玉位于东城区南部,体育馆路南侧。

据《北京地名典》载:传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天坛时,剩下四块大汉白玉石,放在天坛东门外,当时这一带全是窑坑、苇塘、荒地,后来人们就称这里为“四块玉”。有说,庚子(1900年)事变后,德国要求为克林德立碑,把四块汉白玉运到东单修了石牌坊。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石牌坊迁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

此说流传甚广,多种北京文史书籍都有收录,但经考证,这一说法没有任何依据。其一,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完成的《京城全图》上,这里称“新营房”和“校场”,是八旗兵驻地。直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编竣的《京师坊巷志稿》才出现“四块玉”之名。1921年《新测北京内外城全图》标为“四块玉”,以后沿用。其二:明清时期天坛东外坛无门宇之设,到了民国年间,为出入之便,才于坛墙间辟通道,1950年天坛公园建东门,与内坛东天门相对。修建天坛的建筑材料属于御用品,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即使没有使用,也不可能随便遗弃。其三,北京建筑所用汉白玉,历来由房山大石窝开采。当年克林德碑从开工到完工用了一年半,由“四块玉”就地取材的说法难以成立。其四,德国要求清政府为克林德修建牌坊,是写进《辛丑条约》的,其“附件三”中明确要求:“在被害处所用大理石树立牌坊一座,东西宽满崇文门大街,因材料难于转运,做工多需时日……先筑地基,其开山凿石,转运料件,在均须时日,惟有督饬工人,尽力妥速办理。”由此来说,用四块旧石修牌坊,不太可能,所以说克林德碑与四块玉无关。

另传:清代中期,在这一带农田中有一眼大井。井口是用白似玉的一块大石凿成。由于年长日久,井口被井绳磨出四道深沟,井口看上去好像是用四块白玉镶成,后来人们就把这眼井叫“四块

玉井”,后简称“四块玉”。

后此地形成街巷,仍称“四块玉”。清宣统年间分称“东四块玉”“西四块玉”,其后沿用至今。

制图/焦剑

本文关键词: 公交站名 老地名 历史悠久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