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内形势判断
国内形势的判断也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国内经济发展的阶段。生产力、生产关系、工业化、城镇化等各自领域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需要我们作出判断。第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国内形势判断要坚持问题导向。第三,努力的主要方向。
《建议》与《纲要》指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阶段,新阶段是一个总的概念。有人说,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要高质量发展,社会领域、环保领域等方方面面都要高质量发展,这是对这个概念的进一步扩张。总的来说,经济发展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是经济方面的新阶段。
高质量发展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发展的,经济的各个方面,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市场体制、政府的作用等,所处的发展阶段都要进行判断。
另外,我们还要判断面临的问题,然后找到努力的方向。比如,供给、需求、市场机制以及政府的有效干预构成了市场经济体系,我们要对这四个方面所面临的形势、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一一作出判断。
从供给侧来说,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面临的问题就是结构还不平衡、不协调,发展方向就是要创新,以创新手段提高有效供应能力。
从需求侧来说,要发挥内需潜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为我们的市场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还有待发挥,所以需求侧发展阶段就是构建内需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格局。这就是对需求侧的形势判断。
从市场体制来说,市场机制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产品服务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在市场配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市场体制在要素分配上尤其是一些新的要素,比如数字资源要素,还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从政府的作用来说,政府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有待提高;市场和政府的分工还不太完善;政府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在很多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也存在错位、缺位等方面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市场机制来说,要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对供给侧结构来说,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对需求结构来说,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政府的作用来说,要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使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更好地结合起来。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