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柳村的“幸福家宴”

红柳村的“幸福家宴”

红柳村村民在一起擀面,为“幸福家宴”准备主食(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 王浡 摄

新华社西宁4月8日电(记者王浡)初春的柴达木盆地还有丝丝凉意,村口的几棵红柳已经冒出绿芽。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的广场上,村里的“幸福家宴”即将开席。

“饭快好了,大家快来吃吧!”随着村妇联主任铁春梅的一声吆喝,在广场上三三两两聊天的村民全都过来围坐一起,有说有笑地吃起面来。

“今天吃的是臊子面,还有4个凉菜。大家一起吃就是香!”村民杨发全端着碗,边吃边说,“肉和菜都是咱们合作社自己出产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年近花甲的包天顺说:“我每周都来吃,平时在家里只吃一碗饭,在这里能吃两碗呢,和朋友、邻居一起聊聊天,心情好了,饭量自然就上去了。”

每周一次,免费品尝。村民自己动手,合作社提供食材,红柳村的“幸福家宴”已经连续办了3年多。

红柳村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就餐(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 王浡 摄

“我们村是个2013年才成立的移民搬迁村,刚搬来时环境脏乱,邻里陌生,年轻人都想往外跑。这几年依托党的好政策,我们村成立了合作社,不仅脱了贫,还逐年增收,过上了好日子。”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善介绍。

村民富起来了,村里却有了新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为了能让留守老少感受到家庭气氛,村里办起了“幸福家宴”。

“开始主要是老人和孩子来吃,算是一桌‘孝老爱亲宴’。到后来,村民们在饭桌上相互交流,互帮互助,这桌宴就成了‘邻里互助宴’。”忙着招呼大家的铁春梅说。

村民李秀山身患残疾,日常生活不太方便,大伙儿在饭桌上一合计,轮流去她家帮忙。“乡亲们来我家帮我干些我干不了的重活,就跟一家人一样,可亲切了。”李秀山说。

李国善看着大家都吃完了才端起饭碗。对于“幸福家宴”的未来,李国善有新的打算,“我们准备把每周末一次的‘幸福家宴’,扩展到每天的中午和晚上,让全村上学的学生和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