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党史中读懂忠诚为民的内在逻辑

从百年党史中读懂忠诚为民的内在逻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因此,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奋斗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中读懂中国共产党忠诚为民的内在逻辑,感悟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为民情怀。

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我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懈探索,探寻救亡图存之路。但是,历史事实证明,无论是历次反侵略战争,还是旧式农民战争;无论是各种名目改良主义,还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先进分子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为了救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因此,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

初心和使命是一个政党的根和魂,鲜明体现党的本原和建党初衷,宣示着一个政党为谁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由此可见,矢志践行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

理论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鲜明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就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始终同人民在一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立场,把价值理想的实现与现实利益联系起来,以经济发展起点、以物质生产及其条件为前提,关照人民利益,关切人民需要,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的根基所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把人民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立党宗旨、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中国共产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价值逻辑——以人民标准为最高评判标准。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由此可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其中“人民是阅卷人”强调人民标准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评判标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是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最公正的阅卷人和评判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们党的政策好坏和工作成效如何,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

回顾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标准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评判标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明确要求我们做工作必须考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围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党的历史充分证明,正是以人民标准作为最高评价标准,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使百年大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实践逻辑——始终在实践中为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共产党打天下靠人民,坐天下更要靠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切为了人民,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党成立初期,我们党组织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改善工人生活和劳动条件,争取工人民主权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打土豪,分田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成了革命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党制定了土地革命的路线和纲领,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得到土地的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了土地,好像解下了一种枷锁,个个都喜形于色”。广大农民和工人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强调必须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的“切身利益而斗争”。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成功地进行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始终注重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带领人民群众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注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深沉的人民情怀。

回首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从“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等,充分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深沉的为民情怀。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