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现代化是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时再次强调要“加快教育现代化”,表明教育现代化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涵盖与教育相关的各个领域,既有宏观层面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也有微观层面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快教育现代化,基本任务是解决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包括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教育发展现状与教育发展规律不相吻合的问题等,亟需进行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结构性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的主攻方向,要求“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重申“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增强综合国力、增进民生福祉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建立完善分层分类、多元化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的分工,推动建立高校分类发展的新路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从宏观结构方面,“双一流”建设高校应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培养行业尖端人才,解决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凸显优势特色,提升综合实力,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支持研究教学型高校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培养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人才,增强研究生培养能力,突出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特色鲜明、居于全国地方同类高校前列的高水平大学。应用型高校,包括行业特色高校应面向区域经济,致力于产学研协同发展,要推动其他具备条件的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培养适应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适时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技术研发、项目实施、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建设办学特色鲜明和区域(行业)内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高校。

在微观结构方面,“融在基础、特在专业”,构建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基础与前沿、交叉与融合、产研与应用相结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目前,人才培养实际中存在专业面窄、课程固化、学分冗余、实践虚置等问题。因此,要实施以专业重塑、课程优化等为核心人才培养改革。一是优化专业顶层设计,强化基础专业、重视交叉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按照大类系统设置专业体系,做到“融在基础、特在专业”。二是打造创新、开放、共享的特色课程体系,以个性化、定制化的课程设置,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建立高挑战度基础课,增设学科主干贯通课,打造精品研究型课程,建设前沿创新课,强化对学生创新性、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三是深化特色学分制改革,推进“一减三增”,减必修的“课程、课时、学分”,增加“学术思辨、实践创新、国际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式学习的动力活力。四是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发挥学科平台和团队优势,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品格和实践能力。实施校院、校企“双导师”制,引导学生切身感受国家战略需求方向,激发学成报国的使命感。融合高校学科育人优势,以及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的实践育人优势,引导学生研究真问题,瞄准国家急需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五是营造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新生态。构建学科与专业相适应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成功率。特别是对于兵器、船舶、海洋等国家急需学科,设置最大“带宽”,为国家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储备雄厚的人才资源。

打造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是打造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代表国家水平,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使命的科技创新“国家队”。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持续完善培育机制,着力释放创新活力,打造一支高水平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优化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坚决“破五唯”,突出贡献导向、价值导向和应用导向,建立符合青年人才特点的更科学更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建立项目试错、容错机制,完善长周期评价机制,鼓励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不断提升基础性、前瞻性、原创性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将青年教师预聘期延长,给予充裕时间自由探索。对于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的人才,要引导他们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卡脖子”技术领域持续攻关,试点建立团队评价机制,在经费使用机制、科技评价体系、薪酬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上给予支持。引入“科技风险投资机制”,推动由原有的普选、跟踪、扶持等市场行为,转变为“政府+市场”行为,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原始创新,推动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国家激励机制。海外青年科技人才引进,特别是“高精尖特需缺”领域人才,对于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科技规划要适应海外青年科技人才回国时间的随机性特征,及时建立相应的动态资助机制。此外,针对青年科技人才开展自主科研的实际需求,须建立需求牵引和平台助力一体化设计的资助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对平台和团队的支持,打破地域、学校、专业等壁垒,设立一大批团队自主组建、方向自主选择的创新发展“微平台”,充分激发优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潜力股”。

优化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机制

发挥各类创新主体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全局中的作用,做到各创新单元明确分工、协同配合、科学管理、高效运行,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和前沿引领发展,创新单元应覆盖从基础到产品的科研全链条,形成串并共存、协同发展的闭环设置,健全有利于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体制机制,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创新“无人区”,筑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根基。

明晰国家实验室的定位和运行机制。要优先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凝练提升,形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向。鼓励地方和行业联合建设若干(准)国家实验室,统筹打造“高原-珠峰”梯次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形成国家实验室由国家投资建设,(准)国家实验室由国家、地方和行业联合投资培育的资源配置模式,共同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推动解决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统筹国家实验室与已有科技重大工程的关系。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急需,加强国家实验室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的统筹布局合理规划,厘清国家实验室与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界面,做到各有侧重,避免重复分散支持。在若干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加强前瞻布局和战略储备,实现国家实验室布局的结构优化、领域优化和区域协同。明确国家实验室由国家统一给任务、给机制、给条件、给支持,不再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专项的申报。同时以国家实验室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革为契机,组建若干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团队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团队。

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类国家实验室。我国军民融合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久攻不破,弱在基础、薄在理论、缺在设施。现阶段,核工核能、航空宇航、兵器、空间、海洋等方向的军民融合类国家实验室亟待布局,需要从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解决事关国家安全的根本性问题,这对于打造国防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国际联合实验室的布局和建设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实验室要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适应我国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使命任务,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并同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合,形成中国特色实验室体系”。国际科技合作涉及国际战略、科技外交、两国政治关系,进一步加强同友好国家的合作,实现相互借力,强化“大学+企业+政府”联合建设模式,成立科技创新发展“共同体”,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