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碳到降碳 服贸碳话知多少

从排碳到降碳 服贸碳话知多少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说,“双碳”目标已成为经济社会“绿色循环发展”的关键词。昨天起,服贸会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两个场馆走访时发现,“碳达峰、碳中和”已不再是抽象概念,大到一座低碳建筑的设计施工,小到一张薄如纸片的隔热保温材料,一个个先进理念、创新技术、成熟做法在本届服贸会上悉数亮相,体现出社会各界为减排降碳所作的努力。作为中国三大贸易平台之一,此次服贸会丰富多彩的“碳话”,从一个侧面勾勒出北京“十四五”时期融入新发展格局、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态愿景。

服贸场馆传递“减排”新观念

75万元碳排放“大单”达成

走进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4个沉浸式数字花园亮相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成就展。美人蕉、绿竹……展区内使用的所有植物都是真花真草,会展结束后将全部回收再利用。不仅如此,展区内九成以上搭建材料也可回收再利用,成为传递“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环保理念的绿色展厅。

国家会议中心二层的新闻发布厅,北侧倚靠一面大落地窗,阳光从落地窗错层进入,使整个新闻发布厅都能够享受到自然采光。这样的设计理念也应用在首钢园,14、15号展馆采用了膜结构屋顶,使展览场馆能充分利用自然光,最小限度索取能源。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系统建立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和排放总量初步下降的“双控”机制,是北京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作出的前瞻性规定。本届服贸会场馆采用的低碳设计理念,为北京落实“双控”机制打造了生动样板。

此外,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提高重点排放单位减碳意识的有力举措。9月4日,在服贸会供应链及商务服务专题碳中和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北京绿色出行碳普惠活动首笔“碳交易”达成意向。卖方是高德地图,售出1.5万吨碳减排量;买方是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出价75万元。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市场化交易,将个人绿色出行方式转化为物质和精神激励。

1.5万吨碳减排量是怎么来的?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市民选择公交、地铁、骑行、步行等低碳方式出行,都可以获得碳减排量。例如,打开高德地图,起点设置为北京青年报社,终点为国家会议中心,如果选择地铁出行,全程可以获得3571克碳减排量。在本次交易中,高德地图将公众参与绿色出行碳普惠活动累计产生的1.5万吨碳减排量售出,获得的收益将通过公共交通优惠券、购物代金券等形式全额返还至践行绿色出行的市民。

市政路桥建材集团为何购买碳减排量?据悉,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中,控排企业会有一个规定的碳排放额度,如果排放量高于规定的额度,就需要在碳排放交易市场购买配额或经过核证的减排量。市政路桥建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沥青混合料行业生产需求,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而企业的碳排放有指标要求,所以会购买一定的碳减排量。“这也督促我们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从生产、运输等全流程减低碳排放,从而减少购买碳减排量。”

从排碳到降碳,“碳排放交易”通过市场机制让这一转变过程加速推进。在首钢园11号馆的北京国资公司所属北京绿色交易所展台上,北青报记者看到,一块互动大屏上显示出北京碳市场成交数据及北京碳市场历史行情。据悉,北京绿色交易所自2008年成立以来累计实现碳排放权交易6923万吨。

服贸会带来“减碳”新技术

“冰丝带”制冷系统碳排趋零

在首钢园区体育专题展现场,一卷卷纳米闭孔“柔性”新材料亮相。这种新材料的厚度仅0.7毫米,类似于普通A4纸的厚度,它填补了“柔性”绝热材料的市场空白,是隔热、保温技术的重大进步。

北京叠加态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钟飞鹏介绍,如果将纳米闭孔绝热新材料应用于冬季服装中,能让服装厚度下降80%,保暖效果提高5倍;若建筑上使用,夏季可减少空调使用频率,冬季能提升暖气的热效性能;在汽车行业,应用到车身和顶棚隔热,能降低热量传导,减少制冷产生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技术创新让降碳路径成为可能。北青报记者走访发现,本届服贸会上,不少参展企业拿出最新科研成果,为节能降碳贡献良策。在国家会议中心数字服务专区,一台太阳能式储电充电站摆放在特斯拉展区。充电站顶端布满太阳能板,下面连接着储电式充电桩。现场工作人员苏童介绍,这台充电站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充电桩内。车主为电动汽车充电时,使用的就是最清洁能源。

电力是脱碳的先行者,也是主力军。北京地铁用新技术把制动时产生的能量收集起来,转化成电能,实现再利用。在首钢园里,北京地铁展台的现场负责人李宇杰介绍,公司分别引进了化学和物理两种技术方案,分别是北京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套城轨交通地面式超级电容/电池混合储能装置,和盾时磁能科技公司带来的飞轮储能技术。目前,这两套方案已在北京地铁部分车站使用,平均降低地铁能耗约15%。

冬奥领域也有低碳新技术。在首钢园体育服务专题展区,一个微缩版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模型格外抢眼。据了解,“冰丝带”内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二氧化碳制冷剂是环保性和安全性最佳的自然冷媒,与传统制冷系统比,能效提升20%以上。此外,通过场馆内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能把制冰过程产生的废热用于除湿、冰面维护、场馆生活热水等。全冰面模式下,每年仅制冷部分就能节省200多万度电,相当于约120万棵树实现的碳减排量,整个制冷系统的碳排放趋近于零。

服贸带来“低碳”的成熟做法

数字平台模拟建筑耗能

在国家会议中心数字服务专区,一辆共享单车“开进”了美团展区。观众骑上自行车,戴上VR眼镜,徜徉在国贸、三里屯等商业街区,体验模拟骑行。工作人员介绍,“每骑行1公里,可以减碳46.3克。通过模拟骑行体验,希望号召更多人参与绿色出行,减少碳足迹。”同样的“低碳”元素也出现在首钢园的美团展区。展示墙上,一个缩小版篮球场让人眼前一亮,这正是由单车废旧轮胎回收再生制成。据了解,美团已向多个省份的山区学校和社区捐赠了15个塑胶篮球场,场地材料经过严格检测,符合相关建设标准。

实践中的成熟做法让降碳路径变得可感可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本届服贸会上,可以看到不同领域的企业正用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从愿景变为现实。

在国家会议中心数字服务专区,广联达带来了“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让建筑工程更加低碳环保。“依托广联达数字建筑全产业链条,我们努力让每个建筑工程项目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50%、进度加快50%、成本降低三分之一。”广联达数字施工企业级产品市场总监曾峰青说。

北青报记者在首钢园看到,北京建工集团下属资源公司提供了一整套建筑垃圾回收处理方案。北京建工资源公司市场部卫捷灵介绍,经技术处理后,回收材料可再次利用于再生外墙装饰、再生骨料装饰墙、再生路面砖等。通过这些技术,可实现拆除垃圾资源化率95%以上,装修垃圾资源化率85%以上。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