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郭兆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实践路径(4)

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这需要我们更合理地分配自然资本,扭转物质资本领域财富分配的不合理情况,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青海和西藏的主要区域是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世界第三极,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极大。”如果盲目开发造成破坏,今后花多少钱也补不回来。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让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品价值大的地方老百姓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态补偿,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共有财富、成为民生福祉。

五、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原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沙”。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此外,我们还需要算清“四本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如果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最终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长期性破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并提出“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指出:“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并提出:“中方还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其中就有“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指出,中方将“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习近平主席还宣布,中国“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最后,我做一个总结。即:一是人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二是保护生态环境可以获利;三是破坏生态环境会受到严惩;四是公平分配自然资本可以实现共同富裕;五是需要市场和政府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六是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点此浏览完整报告

点此浏览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