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色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城市治理成果显著

北京:绿色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城市治理成果显著

城市治理取得标志性成果

北京 绿色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本报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朱竞若、王昊男)7日,即将举办冬奥会的首都北京,迎来立冬飞雪,全城银装素裹。市内冬奥场馆美轮美奂,延庆区海陀山白雪皑皑。全市蔬菜供应充足,交通秩序井然,暖气提前送入居民家中。

“双奥之城”北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记者近日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实施评估组织方获悉:北京“大城市病”治理已取得标志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稳步向好,交通拥堵得到缓解;蓝天回归,碧水流动,城市更绿;碳排放持续下降,城市宜居水平大幅度提高。

综合治堵,交通拥堵实现缓解。在车辆逐年增长情况下,中心城区平均拥堵指数从2015年的5.7,下降到2020年的5.07;公交优先,智慧调度,高峰时段公交运行速度5年间提升27.4%;轨道交通不断延伸,5年间增长了74%,目前总里程达到1091.6公里,绿色出行比例不断提高;推进道路停车位电子收费和停车位错时共享,静态交通治理取得实效。

“房住不炒”,租购并举加速形成。多措并举加快实现“住有所居”,2017年—2020年,北京市房价保持平稳,新增供应住房中,租赁类住房占35.1%,产权类住房中保障房占35.2%,商品住房中共有产权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占76.6%,共有产权住房中,30%面向非京籍人口。

协同治理,大气质量不断提高。持续推进“一微克行动”,通过与京津冀及周边城市协同治理,北京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全面下降,2020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超50%,大气能见度明显提高。今年前三季度,PM2.5累计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创下了北京市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优,北京大气污染防治经验被联合国环境署纳入实践案例。

科学治水,五大河流贯通入海。告别“有水皆污”“有河皆枯”,彻底治理142条黑臭水体,全市地表水还清向好。2020年污水处理率达到95%,比2015年提高7.1%;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内涝频发得到治理,地面沉降得到缓解,地下水位全面回升,密云水库蓄水创历史新高。中水回用不断增加,全民节水形成共识。通过跨流域、多水源生态补水,干涸26年的母亲河永定河实现全线通水,大运河北京段全线通航。目前,北京的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泃河、拒马河五大河流全线水流已贯通入海。

2015年以来,北京新增城市绿地3773公顷,建成城市休闲公园190处,小微绿地、口袋公园460处,城市森林52处,见缝插绿,精准建绿,增加了市民身边触手可及的绿色空间。目前北京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预计到2023年,北京将全域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碳排放持续下降。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碳排放已达峰值,此后呈稳步下降趋势。目前北京市已率先排出碳中和时间表,形成碳中和示范区。

据介绍,北京市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先后建立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一揽子”制度,绿色发展动力不断增强。首都北京正以绿色的姿态,迎接冬奥会的到来。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