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道路

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道路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⑤

坚持中国道路,是我们党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要论断,既是我们党坚定“走自己的路”的庄严宣告和自信,更是立足党百年奋斗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所得出的历史结论。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仁人志士尝试过各种主义和思潮,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东方点燃了社会主义的火种,使曾经困顿的中国有了奔向光明的方向。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实践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1840年以来特别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对其他救国途径的尝试全部碰壁之后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历史告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福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坚持中国道路,必须保持坚固如磐的道路自信。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好不好,自己走了才知道。一百年来,我们照搬过本本,也模仿过别人,有过迷茫,也有过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觉醒,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风雨兼程,把走社会主义的路,作为自己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进而把握时代大势,立足基本国情,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并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探索开创和最终认定了这条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充分证明,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站上新起点、迈步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标识,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今天中国人民的最大共识,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自信,就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无论遇到什么风浪,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都要一以贯之,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无论面临什么挑战,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应当坚信,“随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向前,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

坚持中国道路,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勇毅前行。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相当长时期的基本政治纲领,需要在实践中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开拓。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我们过去取得的实践和理论成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面对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但不能成为我们骄傲自满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包袱。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告诉我们,新时代新征程,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并且“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这个“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就是面对复杂的形势、严峻的挑战,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不断在破题中前进,始终保持一种“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的执着。这种精神,正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表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只要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一张蓝图绘到底,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坚持中国道路,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内涵和形态十分丰富,但其基本要求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比如在实现发展中,其创新性就包含着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原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进行再认识,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形成新思路;二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的发展理念和方法;三是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指导新发展,并在新发展中更加深刻地总结发展的规律。无论哪一种情况,都需要下一番功夫,需要吃苦头、克难关。尽管我们今天进行创新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但创新之途同样充满艰难险阻,充满荆棘坎坷。不以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为重,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不怕牺牲的境界,是难以实现创新、干成事业的。一切伟大的成就都需要接续奋斗、接续探索,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开拓进取中推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不断破除前行道路上的种种既得利益阻碍,化解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更开阔的胸怀和视野开辟更大发展空间。这样中国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