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段报告,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王炳林院长通过讲解《决议》序言中提出的“三个需要”及制定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历史根据,说明了制定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决议》的三个特点:一是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二是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三是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结论相衔接。[文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党百年奋斗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议》将百年党史按照四个历史时期作出概括总结,提出了每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伟大成就、理论成果,进一步阐明了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明确党的百年奋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科学定位。[文稿]
《决议》七次提到“飞跃”,其中三次是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阐述是《决议》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重点。本段报告,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王炳林院长分别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第三次飞跃的四个主要体现。[文稿]
《决议》从人民命运、道路选择、理论创新、自我革命、世界影响五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从内在逻辑上讲,这五个方面的意义贯穿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层面,党善于把握历史主动,分析主要矛盾,明确主要任务,走了历史必由之路;理论逻辑层面,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理论引导实践,又以实践促进理论创新;实践逻辑层面,党通过理论指导在实践中找到了正确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文稿]
《决议》从十个方面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分别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十个坚持”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文稿]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王炳林院长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形成的机理有新内涵;二是思想主题有新发展;三是核心内容更加丰富;四是理论定位有了新高度,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文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