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建设内生动力探究

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建设内生动力探究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不断推进制度探索和制度建设的历史,也是为人类制度文明不断作出贡献的历史。从革命时期根据地(解放区)的制度建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领导人民不懈探索,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备的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推动了中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保障了中国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建设的内生动力,是形成制度完善自觉、持续推动制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推进制度建设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和揭示以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系统性批判,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推进制度建设。

一是生产力发展要求制度建设协同发展。“所谓历史上社会制度演进的不同模式,实际上也就是与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或经济结构,以及与一定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和法律的上层建筑。”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探索建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制度建设与生产力发展相互促进,使我国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实现了从半机械化、机械化到自动化、信息化的转变,使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二是国情变化要求制度建设因应发展。正确研判并深刻把握具体国情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历了从贫穷落后到富裕发达的变化,生产力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实现了巨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极大提升。国情的变化推动着制度建设不断发展完善。从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确立各项基本政治制度,从确立基本经济制度到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各项具体制度,中国共产党深刻分析、准确把握各个阶段的具体国情,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

三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要求制度建设创新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或发展阶段的多种矛盾中起着支配性作用的矛盾,是影响和制约一定时期一个国家发展的决定性矛盾。正确认识和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并按照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推动解决主要矛盾,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政党的历史使命,也是其领导并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任务。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顺应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变迁和历史发展大势,成为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政策制定的现实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认识、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并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继续推进制度完善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需要制度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为人民谋幸福需要制度建设推动和保障。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人民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中国共产党回应人民需求的变化,提出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建设总体小康及至全面小康的目标。为了推动和保障各个时期目标的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保障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以及一系列民生保障制度等,使为人民谋幸福有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新目标,将为人民谋幸福从全局性高度推进到了新的更高层次,把为人民谋幸福的要求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二是为民族谋复兴需要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实现民族复兴为目标建构并完善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毫无疑问,信心和能力来源于理论自信,更需要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予以保障。因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为确保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完善的制度体系从各个方面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发展权益,为推动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动力源泉。

三是为世界谋大同需要缔造制度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身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因此,面向实践、面向未来、面向全人类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资本主义制度文明在积累巨量社会财富和推动人类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显现出其固有的弊端,探索并缔造人类制度文明新形态成为破解人类现代化难题、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制度机制建设予以推动。只有面向问题不断推进制度机制的完善,才能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决定性成就,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的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实践的发展要求制度建设与时俱进,尤其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表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制度建设的主要目标。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制度机制建设予以落实。制度机制建设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面临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更加突出,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并推动完善制度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以制度机制建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实,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制度的刚性要求,将制度规定的内容落实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各个领域,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要以制度机制巩固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

三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制度机制建设予以实现。制度机制建设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完善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成就的取得,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通过其发展完善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求制度机制建设面向实践解决问题,更需要制度机制建设面向实践保障问题得到长期有效解决。

以制度建设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以制度建设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夯实党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内在要求,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自觉。

一是党的全面领导以完善的制度为抓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实现党的全面领导,根本在于以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制度体系的发展完善予以保障。无论是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还是组织领导,都需要以完善的制度为基础。在政治领导方面,政治目标的实现、政治任务的落实、政治方向的把握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需要通过制度固定和强化。唯此,才能确保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思想领导方面,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保障落实、引向深入和取得实效。在组织领导方面,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需要制度化执行,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需要制度推进。只有建立完善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才能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二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继续保持领导核心地位的基础和关键。只有以制度建设保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切实践行,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确保党实现长期执政。从土地革命到土地改革,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精准扶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了为人民服务从理念到制度的转化、从制度向实践的落实。

三是以制度建设保障长期执政。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以制度建设保障长期执政,一方面要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不断将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和理论强党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制定并不断完善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已经领导建立了推动经济发展、健全人民民主、保障民生发展的一整套国家制度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过去一百年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吉林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本文系沈阳市社科规划基金委托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文明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WT20200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