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经济

新发展格局下的居民消费

报告人:周清杰 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 介:根据“十四五”规划,充分利用我国的市场规模优势,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之一。本期报告,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清杰教授从扩大居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中央有关扩大居民消费的顶层设计、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经济因素、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选择四个方面出发,深入解读了“新发展格局下的居民消费”这一主题。
总播放:14929
发布时间:2022-01-12 11:26
  • 从长期看,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大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因为大国经济的特征,不仅体现在拥有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也体现在居民较高收入支撑下的巨大购买力。从短期看,新发展格局实际上早在2008年以来我国内需外需彼此变化中基本成型。在此背景下,努力扩大以居民消费为主的市场需求将是实现新发展格局可持续性的关键。[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重视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一直关注的问题。从2008年以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表述中,我们就能看到有关扩大消费的顶层设计思路及其演进路径。对此,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清杰教授结合2008年至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表述与“十四五”规划,介绍了中央有关扩大居民消费的顶层设计。[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经济变量有收入、价格以及预期。在具体层面上,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清杰教授提出,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经济因素有两个:一是绝对收入水平;二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的占比。[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清杰教授提出,从短期来看,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我们要扩大居民消费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工资收入在总的收入分配中的比例;二是通过减负,减少中等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和税前收入的差距;三是提高保障制度,减少预防性储蓄,鼓励进行当期消费;四是转变限制性的消费政策;五是坚持反垄断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周清杰

    周清杰 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根据“十四五”规划,充分利用我国的市场规模优势,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之一。

    消费在宏观经济变化中具有某种“惰性”,即经济快速增长时消费增速偏慢,经济增速放缓时消费保持相对稳定。换句话说,如果在经济不景气时,消费能够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有效扩大居民消费,对于潜在增速仍处于下滑阶段但要在近十年保持中速增长的我国经济来说,非常重要。对此,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深入解答这一问题。

    一、扩大居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我们为什么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长期看,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大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因为大国经济的特征,不仅体现在拥有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也体现在居民较高收入支撑下的巨大购买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不仅拥有强大的生产研发能力,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还是世界最大消费国之一、全球最大的进出口国之一。目前,4亿多的中等收入人口和数千万的富裕人口构成了我国市场需求的主力军。这种局面决定了在生产、销售、消费相互配合作用下国内市场形成自我循环的合理性,同时部分产品和服务则由进出口来补位。

    从短期看,新发展格局实际上早在2008年以来我国内需外需彼此变化中基本成型。进入新世纪之后,我们的“开放”程度一直在提升,但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还是内需最重要,这是为什么?这既是经济发展规律,也是由我国经济体量所决定的。尽管我国庞大的人口与购买力产生了庞大的进口体量,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人口大国来说,绝大部分终端市场是在国内的。

    在此背景下,努力扩大以居民消费为主的市场需求将是实现新发展格局可持续性的关键。因此,以扩大居民消费为目标的战略应该是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