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三农“强引擎” 澎湃乡村“新动能”

激活三农“强引擎” 澎湃乡村“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要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学习、系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更好地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统筹做好基层治理、人才管理、产业发展、生态环保、乡风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唤醒乡村“沉睡资源”,不断激活“三农”工作“强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新动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凝聚乡村治理“势能”,远航乡村振兴的“前行风帆”。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是协调利益关系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环节。乡村治理的成效不仅关系着乡村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稳定,也体现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所以,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乡村治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压舱石”的重要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意识到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乡村一线,首先要做到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以有效的乡村治理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其次要打造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密切党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创新基层治理手段,妥善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最后要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逐步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朝着“良善之治”的目标不断前进。进一步说,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还要更好地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以治理有效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动力之源,保证乡村振兴科学稳步推进。

挖掘人才队伍“潜能”,注入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样在于人,这就需要着力培养一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以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贡献。为此,要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强化作风建设,争当建设乡村的“排头兵”,既要勇当先锋,敢打头阵,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又要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立足于本职岗位,全力以赴发挥好推进乡村振兴的“头雁效应”。同时,应充分认识到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归巢筑巢”,注重培养优秀青年党员成为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蓄好基层党组织永葆活力的“源头活水”,将优秀人才紧紧集聚在党的周围,实现“党管人才”的良好格局,确保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在正确的方向上,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充分服务于乡村振兴各项事业。此外,要加强乡贤文化建设,提升乡贤掌握推动乡村发展的知识能力,掌握新时代农村工作相关政策,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有效发挥本土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与感召力,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

激发产业兴旺“动能”,锻造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当前,我国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产业兴旺是这一阶段的重要课题。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立足于乡村实际情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探索现代化农业运营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走好具备地方特色的产业兴旺之路,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注重规模效益,做好农业科技园、特色产业区等规划发展,深入开发乡村资源优势和价值,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之,必须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高质量农产品,借助电商直播、互联网购物等平台推动农产品“走出去”,打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特色品牌带动增加收入,让广大农民能够在产业开发、基地建设、产品加工、流通服务等更多环节分享利益和后续利润,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生态环境“效能”,织密乡村振兴的“绿色网络”。要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员干部就必须要立足于农村的生态优势,探寻符合乡村实际的发展路径,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生态宜居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广大乡村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及生活空间,倡导村民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观念,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推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同频共振。要持续打造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通过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卫生厕所改造、升级垃圾处理模式、做好绿化美化亮化等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农村的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不断满足广大村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想方设法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等新兴产业,将“绿水青山”转化为老百姓能够切切实实得到实惠的“金山银山”,不断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有机融合,坚持走可持续绿色发展道路。

发挥乡风文明“功能”,坚定乡村振兴的“精神根基”。“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乡风文明建设同样不容忽视。党员干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文化景观和文明魅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实践养成,全面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充分激发广大农民投身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精神动力。不断挖掘和整合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涵养乡村人文精神,在乡村振兴中保留“乡村肌理”,加强村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文化认同,强化农村原生态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为乡村振兴凝神聚魂。与此同时,党员干部还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入田间地头,深入了解农民群众的现实文化需求,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力度,积极打造公共文化娱乐设施,潜移默化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通过村史馆、文化馆、体育馆、图书馆等服务设施,积极组织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采取有效方法为广大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凝聚起文明的引领力量,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从而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锚定蓝图、久久为功,同时也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同时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将农村的广阔天地建设为农民群体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才能奋力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才能描绘好乡村振兴崭新画卷。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