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刘华清:亲子关系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3)

二、三岁到六岁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孩子在三岁到六岁时,会产生恋母、恋父情结。这一时期,当孩子看见父母和谐、家庭美满,内心会形成很多想法。性别认同在这一时期形成。比如,女孩会说,“我长大以后要做一个像妈妈这样温柔、漂亮的女人,嫁给像爸爸那样的好男人”。如果这一时期父母离异,那么父母要告诉孩子,“虽然爸爸妈妈分开了,但我们都是爱你的”。父母离异以后,一方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诋毁另一方,要相互尊重、理解。

在孩子三岁到六岁的时期,男孩仿效父亲,学习父亲的特质,感觉自己也拥有像父亲这样的能力。这一时期,尤其要注意在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长中父亲介入的重要性。这个阶段如果没有父亲的介入,孩子很可能会躲在母亲背后,或者永远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不愿独立。心理学家特别强调,在母婴关系很紧密的时候,父亲的介入非常重要。有的妈妈在孩子出生六个月甚至一年期间,全身心照顾孩子,忽略了对家庭的关注,往往会引发一些家庭问题。在此期间,夫妻双方要相互理解。

还要注意一点,如果在此期间孩子要与家长分离,那么家长一定要把之前给孩子买的玩具、娃娃等物品带上,这叫“替代性客体”,它们带着孩子对父母的记忆。比如,幼儿园里面经常能看见一些旧了的玩具、毛毯等,如果将它们换成新的,孩子就会不愿意,这就是“替代性客体”的作用,要尊重孩子的习惯。

三、五岁到九岁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家长们也要注重自身心理健康,在教育孩子时要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孩子。

潜伏期(五岁到九岁)

孩子在五岁到九岁时会进入一段安静的时期,此时孩子对父母、兄弟姐妹的兴趣会减少,而对动物、玩具、体育运动、自然界的好奇心增加。在这一阶段,爸爸妈妈的形象可能被米老鼠或孙悟空等形象所替代。同时,孩子和同龄人的交往和交流也非常重要,家长要放心地让孩子们一起游戏。

在孩子五岁到九岁这一阶段,家长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让他们与同伴尽情地玩耍,而不是给他们报各种课外班。

四、九岁到二十岁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孩子处于青春期时,如果沉迷网络游戏,家长应该怎样做呢?首先,不能强硬地阻止孩子;其次,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学会理解孩子;最后,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举个例子,有个教授的儿子在高三时沉迷网络游戏,这个教授发现以后并没有单纯地阻止孩子玩游戏,而是自己也玩起了这款游戏,当孩子看见父亲沉迷网络游戏时,孩子反而不再玩游戏了。

如果孩子从出生到六岁的这段时间过得不好,那么他在青春期就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忧郁、强迫的问题,网络成瘾的问题。如果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家长一定要耐心地对待他们,倾听他们的声音。实际上,这时候孩子是需要被温暖、被滋养、被关怀、被尊重、被理解的。

随着个体生理成熟和认知功能的不断发展,个体逐渐与家庭客体疏远,开始确立个体角色,形成个性,并且开始对社会、文化价值产生认同,这一时期个体心理的发育也可能出现退行现象。什么是退行现象?如果孩子在六岁前过得不快乐,那么他在九岁到二十岁时会退回到六岁以前的状态,这就是退行现象。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退行现象,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孩子只是希望得到家长的呵护,此时若只是一味地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但同时也有重新解决各种冲突的机会,此时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此外,青春期也是孩子形成创造性、改革性能力的关键期。

五、客体关系理论对孩子的影响

客体关系心理学家与弗洛伊德的观点有所不同,弗洛伊德在人格形成过程中,过多地看重先天生物学的因素,而客体关系心理学家更在乎关系对儿童人格的影响。

首先,我们讲共生阶段。共生状态大约从出生后第二个月开始。共生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婴儿与母亲(客体)表象的幻想性熔合。在这个阶段,婴儿以为他与母亲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这种在精神上、情感上对母亲照顾的高度依赖以至于婴儿都意识不到这种照顾的存在。如果母亲在产后出现抑郁现象,表情比较凝重,那么孩子会感觉妈妈不喜欢他,或者变得自闭。因此,母亲如果在产后出现焦虑情绪,在两周以内无法自我调整,就要去看专科医生了。在共生阶段,婴儿认为母亲无所不能,因而也得到无所不能的自体印象。母亲共情地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去接纳和肯定他们带有幻想的雄心,随着与母亲的互动,无所不能的自体印象将成为未来理想和雄心的基础。

其次,我们讲分离个体化阶段。当婴儿开始会爬、会走,就到了他们要与母亲分离的阶段了,足够健康的共生期给了他们勇气和力量去独立探索外部世界,当然他们也还会时而回到母亲身边进行“营养补给”。尤其是当孩子三岁左右时,自我意识飞速发展,他们希望脱离父母的怀抱,独立探索外部世界。当孩子像父母展现出“我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家长要及时地给予肯定。

什么是“足够好的妈妈”?“足够好的妈妈”是在孩子需要时,能够及时出现在孩子身边;在孩子需要独立探索外部世界时,能够鼓励孩子独自探索。

一个研究录像显示:当妈妈听见孩子哭声以后,首先抱起孩子,想尽一切办法哄孩子,但是孩子依然哭,最后一个镜头是妈妈轻轻地但很坚决地将孩子放在了床上,不再哄他。这个录像是研究母婴关系的,通过录像来准确记录母婴之间发生的事件,通过观察从而推断发生的事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二十多年后,录像中的婴儿长大了,却因人格障碍需要看心理医生。通过录像得出的结论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造就了孩子的人格。录像中记录了这位母亲想了很多办法让孩子停止哭闹,但都没有成功,随后母亲开始变得焦躁起来。那么,此时这位母亲的内心世界的活动是怎样的?我们推测这位母亲的心理大概是:自己想了这么多办法孩子还是哭,这说明自己不是一个好母亲;内心对孩子有愤怒,但又不能将愤怒直接发泄到孩子身上。由此推测,这位母亲很可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高要求,这种转化是连母亲本人都意识不到的。

如何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首先,母乳喂养能够增进孩子心理行为的发展,是建立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信任感的理想途径。其次,当代依恋关系理论认为在孩子零到两岁时,母亲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在这个阶段孩子不要和母亲有太多分离。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着孩子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和成长动力。而父亲是孩子最初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父亲一定要和母亲一起抚养好孩子,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避免两种情况。一是和孩子太疏远,包括空间距离太远和心理上的忽视。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这种状况,那么在他成年以后很可能没有能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六岁前是一个人的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和父母分离的糟糕影响是无法评估的。二是和孩子距离过近,给孩子过多的关注和关爱。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过于紧密,双方缺少各自的空间,其危害程度不亚于疏远。这种情况往往造成孩子没有独立性,父母对孩子的爱可能会变成对孩子的控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