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朱刚:千古风流看苏轼(6)

主持人: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至黄州。《寒食帖》就是苏轼在黄州的作品,也是在黄州,苏轼变成了苏东坡。

朱刚:“苏东坡”这一名号,源自黄州地方政府对苏轼的照顾,在州城东面给了苏轼一片荒坡。苏轼在荒坡上种了草药,也种了粮食。因为这时候的苏轼,经济上并不宽裕,需要依靠一部分农业的收入。苏轼还在此建了房子,冬日落成,他还在墙壁上画了一些雪景,命名雪堂。住在东坡的雪堂里,便自号“东坡居士”。这可能是他更为家喻户晓的一个名字,在中国,大概苏东坡比苏轼的名声更大。

现在去黄州旅游,依然可以看到很多有关苏轼的遗迹。南宋陆游在前往四川的路上路过黄州,在黄州停留时期特意浏览了有关苏轼的遗迹。苏轼的学生张耒也曾被贬到黄州。张耒一来到黄州就感觉自己行走在东坡的眠食之地。

虽然现在我们对在黄州的苏轼有很多浪漫的想象,但被贬到黄州的苏轼所遭遇的困境几乎是毁灭性的。苏轼属于旧党,而宰相属于新党,与主流政见不同的苏轼认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很可能就这么结束了,因为当时的宋神宗还很年轻。作为读书人,这个打击是毁灭性的。苏轼认为,他不得不在黄州与曾经的人生告别,自己的政治抱负再也无法施展了。所以,苏轼在黄州开始了另一种人生,在今天看来,是一种蜕变。这中间想必经历了很多痛苦,但从结果上看,重新开始的人生很成功。苏轼为《周易》注释,写作《东坡易传》,为论语注释,写作《论语说》,也开始起稿《东坡书传》。这些著作使苏轼成为北宋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还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比如著名的“三咏赤壁”。苏轼在文艺方面的成就,在黄州达到高峰。黄州时期也是苏轼自己较为满意的阶段,所以他才会说出“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将黄州放在第一位。

主持人:我发现苏东坡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魅力,大量围绕他的民间故事流传于世。有一些有一定的真实性,有一些则是明显的杜撰,比如苏小妹的故事。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吗?

朱刚:对,有关苏轼的故事非常多。这些故事很难考证其真实性,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总的来说,一个人身上有这么多故事,确实是苏轼的一大特点。我认为,东坡文化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他的实绩,另一部分则是他的形象史。东坡身后有那么多故事,足以说明他的吸引力。有关他的故事最初出现在同代人的笔记之中。这些内容有一部分是真实的,也有想象的成分。每个人在书写关于东坡的故事时都极力想向世人展现自己对苏轼的了解之深,而不愿承认自己只了解一点。所以,这些故事一开始就带有想象的成分,之后衍生出的戏曲、小说就是完全虚构的故事了。苏东坡形象史的演变过程也是研究东坡文化的重要部分。

主持人:感谢朱教授,让我们重新看到了那位既鲜活又亲切的苏轼。人人都爱苏轼,或是爱他“日啖荔枝三百颗”的烟火气,或是爱他“鬓微霜,又何妨”的豪气,或是爱他“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又或是爱他“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或许我们有着“恨不能同时”的遗憾,但我相信,仰望这样的人,也会让我们觉得十分温暖。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