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源泉”

源泉,原指泉水的源头,常用来比喻知识、力量、情感等的来源或事物产生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党的建设、人才建设、文化建设、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时,多次运用“源泉”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刻阐明蕴涵其中的核心本质和动力来源。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有助于我们在系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和规律的基础上,对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深思考和领会。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同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改变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了“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及贫苦农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先锋军”的性质。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正式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并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是我们党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更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价值取向。

2014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创新为国家兴旺发达、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创新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这既是为了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关键阶段确立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面对复杂国际国内环境和自身繁重改革任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所作出的破局之举。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在长期的文明和文化发展中孕育产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着民族传统的深层精神追求和独特精神标识,其绵延不绝、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不断积淀和升华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的浸润和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独特内涵和时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宝贵资源和有益借鉴。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国家建设的价值目标、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个人行为的价值标准等,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中国特色、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

2016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时强调,多样性是世界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各国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客观形态,也是各国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面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乃至人类前途命运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清晰表达坚定维护全球安全、稳定、发展的信心决心和寻求与国际社会磋商、协调与合作的真诚意愿,清晰阐述了中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发展理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把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作为矢志追求,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价值理念,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积极做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的大力倡导者和积极行动派。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科技人才培养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强化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力量,人才是最为首要和根本的因素。在世界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的新时代,优秀科技人才必须脱颖而出、肩负历史使命。在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科技创新青年主力军把人生理想和爱国情怀融入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接续奋斗中,我国科技创新与发展动力强劲澎湃。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此前,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勤劳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追求,一切幸福都是劳动创造的。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巧夺天工的都江堰,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劳动精神在中华民族代代传承,虽然劳动的内涵在不断更新拓展,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劳模精神永恒不变的主题。劳模精神激发着全体劳动者奋勇前进的强大内生动力,营造了倡导勤奋工作、勤勉做人、勤劳致富的社会正能量。财富和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一往无前的奋斗者、努力奔跑的追梦人,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