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式现代化

解读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就是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的过程。孙中山曾在《建国大纲》中描绘了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但直至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曲折探索和不懈奋斗,才一步步走出一条成功的现代化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1964年12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从此“四个现代化”成为几代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并且用“小康”这一中国特色的词汇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带领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战胜困难和挫折,总结经验教训,取得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特别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在吸取各国现代化经验基础上,坚持中国特色,继续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从历史来看,我们既没有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掠夺式老路,也没有跟在苏联后面亦步亦趋,我们的现代化道路是符合国情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并且培育了4亿多中等收入人口,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人口规模大在新中国刚成立时并不是发展优势,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健康水平的改善、妇女平等参与社会事务以及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我国在几十年的时间内,经历了人口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人口转变以及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使得人口迅速从“包袱”变成“财富”,我国也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征程实际上就是从优先关注人的发展,并大力投资教育和健康起步的。我国现代化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我国不断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人口素质显著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过程,是人口受教育水平、健康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人力资源优势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也为加快迈入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巨大的人口规模还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巨大的需求,建立在14亿人口基础上的超大规模市场孕育了多样化的需求和层次化的消费,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所在,为现代化的推进注入不竭的动力源泉。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人民在我们国家的主体地位决定的。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可以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从根本上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党不仅把共同富裕作为价值理念来追求,而且把共同富裕作为实践要求来推进。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四个现代化化”,改革开放后全民奔小康,尽管经历巨大曲折,但我们党一直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逐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特别是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在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成就。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积极有为地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部分,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在新征程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方面必须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新发展格局中提高发展质量,创造和积累财富,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进完善分配方式,坚决防止贫富分化,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本身就内含对于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要求。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神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现代化不仅要看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更要看一个社会在价值领域、思想领域、道德领域、文化领域的发展水平。一是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精神文化需求。没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就不可能有真正美好的生活,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特别是实现全面小康之后,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更高,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会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加强文化强国建设,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才能更好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精神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充实。二是要促进提升国民素质社会文明程度。从根本上来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要求物的全面丰富的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带动人民身心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是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用六个“新”概括“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一个“新”就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基础指标。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新提高、达到新高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求和重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切实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促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体现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明内涵和文化根基。三是要激发凝聚人民群众精神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进一步展现出旺盛生命力,要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更加需要坚定的信心、统一的意志,更加需要文化的引领、精神的支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概括,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在全球生态危机和世界现代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下重新理解现代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人类经历了从依附自然、敬畏自然到支配和控制自然的历程。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把自然界看作只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价值,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自然破坏日益严重,人与自然关系异化,出现了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人类通过反思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不能再走西方国家工业化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总结了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里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推动引导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走扩张主义和殖民主义道路,更不会给世界造成混乱。”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追求实现现代化目标,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社会制度、国家根本利益、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发展潮流作出的战略抉择。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暴力掠夺殖民地的道路,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到列强侵略和欺凌,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建设独立富强的国家,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但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成功探索,不仅造福14亿中国人民,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在努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的同时,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构建和平、发展、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