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读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收录在《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这篇重要文献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规律,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关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唯物辩证法的立场,总结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揭示了自然史和人类史不可分割、彼此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迁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自然环境为人类文明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四大文明古国依托流域内平坦地势、茂密森林、肥沃田野、充足水源、宜人气候,成为人类文明诞生的摇篮。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了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的衰落。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农业开发的基础条件较好,西北地区在周秦至汉唐这一历史阶段已成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但是,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过度开发行为,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该地区相当多的区位优势逐渐丧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来的经济衰落。

另一方面,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有利于激发人的社会性、增强合作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又有利于增强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对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生动阐释。伴随着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人民群众生态需求显著提升,地方发展面临经济与生态的两难选择较为普遍。习近平总书记清晰、准确、全面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审视“为何发展、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的角度,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关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从主体的需要、生态环境作为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的需要的角度,提出了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长期以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以人为中心”还是“以自然为中心”的争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为解决这一争论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彻底终结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抽象争论,奠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本质性、科学性表达,是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实践是连接人类与自然界的桥梁”、“在实践中把握和遵循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及规律”等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科学自然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又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追求的最终结果。从人类发展史来看,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经历了采猎业社会的天人混沌、农业社会的天人合一、工业社会的天人相悖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内在的要求是,既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符合人的尺度,又遵循自然界的演化规律符合物的尺度,实现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从质和量的关系来看,“度”是事物确保自身质的特性所需的量的限度和范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辩证扬弃,必须把握自然资源开发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把人类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可以承载的范围内。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并从发展理念、治理方法、法治保障、治理主体、全球治理模式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路径。这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基础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正处在“三期叠加”时期的形势判断,提出的具体要求。

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首次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揭示了生态文明体系的内容构成,指明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物质基础、目标责任、制度保障和底线要求。这意味着,在具体实践中,一定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把握五大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与制度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要坚持绿色发展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协同共治观、全球共赢观等观念。从发展观念来讲,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既要从生态生产力视角、要素稀缺性视角两个方面,深化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增强理念认同,也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从治理方法来讲,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统筹考虑了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各生态系统之间、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的关系,是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演化规律的深入揭示。从法治保障来讲,必须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智慧和坚定决心。严密法治观具有覆盖面广、重点抓落实的双重特点,既要求构建系统完整、内涵丰富、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也要求重视各项生态文明制度的落实落地问题。从治理主体来讲,必须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协同共治观。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民众负责的精神,也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从全球治理模式来讲,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共赢观。基于绿色发展正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未来各国围绕能源资源、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博弈将日趋激烈的实际,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呼吁世界各国应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