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事业发展:汇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磅礴力量

科技事业发展:汇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磅礴力量

这是大国崛起关键性的十年,也是大国工程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

“天眼”探空、“蛟龙”入海、“神舟”飞天、“复兴号”驰骋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中国人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细数这十年,你会发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一步步见证着祖国的伟大。

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中国正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正向世界科技强国全速迈进。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科技事业发展:汇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磅礴力量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新华社发

1.自主研发,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

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国把创新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十年,是我国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接续奋斗的十年。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不待扬鞭自奋蹄。

围绕深空、深海科技制高点,中科院研制的悟空、墨子、慧眼等科学卫星,使我国在空间科学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围绕基础学科研究,中科院产出铁基高温超导、纳米限域催化、量子计算原型机、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等高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引领我国在凝聚态物理、分子科学、纳米材料、干细胞等重要前沿方向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聚焦创新,实现科技腾飞。

“曙光”超级计算机的问世,有力带动了相关新兴产业发展;中科院煤制乙醇、煤制低碳烯烃等多项技术成功实现商业化,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安全提供了科技解决方案;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研制了多款疫苗、检测试剂……

进取突破,助力民族复兴。

2022年上半年,中国科技创新重磅成果频出。依托“中国天眼”FAST产出的一批原创成果集中发布: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爆发率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中不断突破,充分证明我国科技实力进一步飞跃。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我国从2012年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第12位,开启了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事业的蓝图已经绘就,科技创新事业在不断向前发展。”王志刚说。

科技事业发展:汇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磅礴力量

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运营。首发列车CR400AF复兴号动车组(左)在重庆亮相。新华社发

2.举世瞩目的国之重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工程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是我国工程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说。

世界工程,彰显举国体制优势。

贵州的群山中,有着“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不断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实现科学目标,光纤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通过技术验收。这意味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全面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这十年,一大批世界级工程相继问世。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中国高铁、中国大坝、中国桥梁、中国港口,向全世界发出一张张响亮的名片。

中国制造逐渐成为高品质的保证,未来车、数据港,还有产业链供应、5G、北斗导航,新能源、先进核能、特高压等,在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的背后,是一位位中国工程院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的身影。

工程科技,更好造福人民。

工程技术助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力支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还有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川藏铁路、东数西算等,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等,工程科技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江奔流,万家灯火之间,由特高压输电工程连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400万千瓦清洁水电,为华东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17年,长达886公里的兰渝铁路全线通车。5年来,越来越多的省份填补了“高铁空白”。中国高铁通车里程超过2万公里,跃居全球第一。创下最高运营时速、最低运营温度纪录的中国高铁,如今开始“走出去”:兴建土耳其第一条高铁、俄罗斯第一条高铁……

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中国车……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编织起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科技事业发展:汇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磅礴力量

港珠澳大桥 新华社发

3.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让数据多跑路,让科研人员少跑腿。中科院通过搭建一体化实时报销系统、开展智能直通报销等方式,有效解决“报销繁”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需要填报的表格,由57张精简为11张;科研经费中用于“人”的投资高达50%……以上这些举措,大幅缩减科研人员用在报销上的精力,让科研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科研。

如何提升科研人员的成就感获得感,是科技体制改革一以贯之的目标。只有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才能更好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潜能。

2018年7月3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这份长达14页的文件,为科研人员繁重的评价负担有效减负。

“‘三评’改革,意在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拒绝‘帽子多’、避免‘一刀切’,让科研人员吃下‘定心丸’。”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沈华说,我国相继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出台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SCI至上”不良导向的硬措施,“破四唯”“立新标”深入人心。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实施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建立基于信任的科技项目和经费的管理制度;树立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大幅度增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改革有序展开,探索了分类评价的实现路径……一系列人才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从烦琐的事务中、从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脱出来。

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再到构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创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增加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到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全面深化科技改革蹄疾步稳,科技体制改革谱写出“多重奏”“交响乐”,改革释放出的新动能和新活力不断迸发涌流。

积蓄中国发展的创新动力,“改革引擎”强劲发力。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5日 05版)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崔静涵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