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回信,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做好新时代文博工作、推动国家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立体、真实地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高举思想旗帜,增强历史自觉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更加充实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充满期待,越来越多的观众想要通过走进博物馆来接触和系统认识中华文明,在购物车里“考古”、在电商平台上“博物”成为社会大众追求生活质量和文化品质的时尚潮流。博物馆不仅服务于公众,同时也被赋予了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给予价值引领的时代责任。近年来,随着全国各类文博单位充分运用馆藏资源发挥知识创新优势,通过展览、社教、传播、文创等文化产品体现社会担当和责任感,文博行业建立起强大的社会公信力。如何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馆藏资源,从而打造更加亲切、包容、值得信赖和稳健的博物馆文化形象,不断传达对社会和公众的关怀,为人类文明多样化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是新时代博物馆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站在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高度,深刻阐明了博物馆工作所担负的重要使命任务,提出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把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我们做好博物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推动国家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时刻牢记和主动担当新时代文化使命任务,强化意识形态责任担当,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根本方向,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中心环节,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积极回应时代新要求、满足人民新期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大学校”作用,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在时代和实践发展中展现文化新作为新气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多得、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必须加以妥善保管和利用。国家博物馆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用好用足长期以来形成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并善于从中寻找源头活水,继承发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努力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准确揭示蕴含在文物遗存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准确把握国家博物馆功能定位。中国国家博物馆地位特殊、功能特殊,最重要的职责任务就是珍藏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发挥好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国家文化客厅作用。要构建与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相吻合、相适应的中华文化物化话语表达体系,通过不同形式层次的展览让文物来说话,让历史来说话,以物证史、以物说史、以史明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文明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雄心壮志。由此出发,国家博物馆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全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以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复兴之路·新时代三个基本陈列为基础,以系统完整展示百万年人类活动史、上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为导向,着力打造彰显民族发展历程、记录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长廊,打造展现中华文明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的文化殿堂,打造激励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奋斗的精神家园,打造中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行业标杆,打造引领文博事业发展的人才高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塑造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二、深耕主责主业,讲好中国故事

深化学术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当前我国历史还有很多未知领域,历史研究任重道远,必须通过加强考古工作力度,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进一步准确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国家博物馆将充分发挥馆藏文物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推进馆藏文物征藏管理,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提升以物证史和以物释史能力,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逐步还原中华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立足中国博物馆行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梳理博物馆学学科分支,构建学科理论框架体系,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博物馆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拓宽研究的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为行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智力支持,不断提升全行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创新展览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必须加快技术创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让更多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汇入云端,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和新期待。系统完整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加快“古代中国”改陈提升,进一步办好“复兴之路”,精心打造“复兴之路·新时代”,策划推出更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焕发出中华文化更多魅力和风采,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切实增强人民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殿堂和情感家园。

推动文物活化利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出席“玛雅:美的语言”文化展开幕式时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并于此后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让文物活起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丰富传播渠道,充分发挥馆藏文物数量庞大、形态多样、体系完整的突出优势,努力把文物藏品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充分呈现出来、传播出去,不断增加博物馆的社会可及性。深度挖掘馆藏文物价值内涵,加强品牌建设,结合展览系统化研发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创产品,形成形式多样、富有创意、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让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多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国家博物馆的国际交流展发来贺信或题写序言,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国家博物馆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国家文化客厅作用,利用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上合组织博物馆联盟、中日韩国家博物馆馆长会议等多边机制,形成多层次机制化对外合作交流格局,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办好“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等品牌活动,推动展览“走出去”和“引进来”,特别是有针对性输出一批代表国家历史文化水平、反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精品展览,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国博智慧和国博力量。

三、引领行业发展,助力文化强国

踔厉奋发,守护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40多万件文物藏品和时代物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结晶,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守护好这些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既是国家博物馆最根本的职责使命所在,也是国博工作的核心之核心。下一步,国博将充分发挥行业头雁的引领示范作用,继续秉承“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安全工作理念,从政治意识、制度安排、技术应用、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加强文物管理,筑牢安全底线,做好预防性保护,引领行业安全标准建设,做好博物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表率。牢固树立大安全观,构建包括政治安全、文物安全、维稳安全、观众安全、消防安全、馆舍安全等在内的大安防体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将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和时代物证完好无损地传给下一代,为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赓续传承,传承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文化传承,人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博事业飞速发展,“文博热”“考古热”悄然兴起,这些新趋势新变化都为国家博物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国家博物馆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为目标,立足文博人才发展规律,发扬老一辈国博人淡泊名利、严谨担当、甘于奉献、守正创新的优良传统,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广聚天下英才。充分发挥首席专家制度、特聘专家制度、访问学者制度和博士后工作站作用,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宣传精专一业的先进典型,努力构建总体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过硬,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骨干人才梯次配备、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管理人才、运维保障人才各尽其才的良好局面,聚力打造引领文博事业发展的人才高地,为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守正创新,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内外唯一能够系统展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综合性博物馆,理应自觉承担为民族写史、为文明立传的重要职责使命,努力提升展览展示和社教传播水平,充分发挥博物馆独特的教化导向作用,把中华文明的故事讲述好,把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示好,把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问题回答好,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传播好,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用足用好当代考古和历史研究优秀成果,加强馆藏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炼中华文化精神标识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系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和精神价值,提炼出历史积淀深厚、社会认可度高、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中华文化精神标识,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阐释清楚,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新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夯实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做好文物活化,推进对外交流,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和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