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褚宝增:探寻诗词里的秋日习俗(5)

五、萦绕亲情的中秋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着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中秋节一个重要习俗是吃月饼。月饼也可称为月团、团圆饼、宫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

一谈到中秋诗词,必然要提到苏轼的《水调歌头》。宋代著名文学家胡仔读过后作出如此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经常在诗词中提到苏辙,可见兄弟二人关系密切。作诗填词讲究字斟句酌,同一个字轻易不可重复出现,有意重复除外,比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不尽长江滚滚来”。除有意重复外,一首词中同一个字多次出现,往往为人所诟病。我们看苏轼这首词,“有”出现四次,“人”出现三次,“天”出现二次。但由于这首词情韵兼胜、境界壮美,人们就忽视了形制上的缺憾。

《木兰花慢》

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辛弃疾是古今词学大家,若论词的造诣,我想无人能出其右。这首《木兰花慢》的背景是中秋送月。辛弃疾在序中写道,自古中秋词很多,但往往是待月、迎月、望月,而等月亮将要落下时送一程的词却没有,所以要写一首送月的词。因题材独特,所以使用屈原的天问体。

“可怜”是可爱的意思。今晚可爱的月亮慢慢悠悠地落下,是要去哪里?是不是要去另一个人间照耀了,那里的人刚刚看见月亮从东边升起?茫茫的宇宙空阔无沿,是浩浩长风将那中秋的明月吹远?是谁用绳索系住明月,让其一直在天上高悬?是谁留住了嫦娥不让她嫁人?古人说,月亮是从海里冒出来的,这使我很发愁,既怕海里的万里长鲸碰坏了广寒宫上的玉殿琼楼,又担心玉兔不会游泳。假如一切平安,那为什么月亮从圆月一天天变成了弦月?辛弃疾提出了这些问题,却都没有回答,这样的创作方式别具一格。

清朝的周济曾如此评价辛弃疾: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就才情富艳,思力果锐,实无其匹。在谈到苏轼和辛弃疾时,周济指出:世以苏辛并称。苏之自在处,辛偶能到之;辛之当行处,苏必不能到。二公之词,不可同日语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苏轼在行的地方,辛弃疾可以达到,但辛弃疾擅长的地方,苏轼却达不到。苏轼的优点是为人耿直、心胸宽广,无论处于多么艰苦的环境都能泰然处之,这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是安史之乱时,杜甫思念安置在鄜州的妻小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手法很特别,以前表达思念之情都是从作者本人的立场出发,借助周围的环境景物来表达,这首诗却通过想象描绘了身在鄜州的妻子如何思念自己。这种写作手法虽然在今天很普遍,但在当时却是具有开创性的。

《咏月饼》(节选)

袁景澜

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

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

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

“寒具”指铁制的模具,而不是木制的。用模具制作月饼被称为“打月饼”。后几句描绘了厨房里做月饼的情景,和面、点缀、藏馅、蒸煮等过程均罗列其中。“蒸釜气流液”说的是蒸锅里冒出的蒸汽在空气中冷却变成液体流下。做好的月饼会作为中秋节的礼品送给亲戚。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