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的价值追求,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始终把人民至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定能凝心聚力擘画民族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
坚持人民至上,把握民族复兴的制胜法宝。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是防疫情、战脱贫还是斗洪峰,无论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还是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无论是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还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是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都是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要。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还有很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跨越,坚持人民至上,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紧紧依靠人民,把握民族复兴的历史主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依靠民力,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他们报国为民,以平凡创造伟大。还有在疫情防控中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抗疫“战士”,无论他们是白衣天使还是绿衣卫士,无论是蓝衣保供员还是红衣志愿者,都在以凡人微光凝聚起抗疫的磅礴力量。面对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更加要紧紧依靠人民,积极主动作为,把握历史主动,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
不断造福人民,把握民族复兴的根本追求。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要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要把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求真务实,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要让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坚持顺应民意、尊重民权、为民谋利、培育民德、提高民智、保障民安、面向世界、凝聚民识、赢得民心,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成都市青白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