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协同机制

完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巨大动力机制,具有中国特色的深刻内涵和人类共享的普遍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推进和运筹擘画,始终把“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内涵。面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使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新时代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历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等不同发展层面的总体布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变革的理论智慧和实践勇气。总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息息相关。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增强文化自觉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亿万中国人要形成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探索的文化自觉和主体自觉。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自觉的认知体系,是一个民族自觉的实践行动。文化自觉既是一种文化意识,又是一种文化价值观,更是一种文化实践论。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厉以宁先生提出:“任何发展总要追求效率,文化发展也不例外。效率有两个基础,一个是物质技术基础,另一个是道德基础。重要的是,仅有物质技术基础,只能产生常规效率,超常规效率则来自道德基础。”文化自觉是民族觉醒和主体自知的内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2月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增强文化自觉,就是要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弘扬革命文化的自主性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性。增强文化自觉,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每个人的内在自觉、各级政府的内在自觉和各项事业的内在自觉,让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需要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作为精神支撑。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一词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大高频热词,贯穿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的各个领域,体现了深刻的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除了跟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还要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强国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强国”并重,促成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此外,文化自觉还体现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法制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文化是构建创新驱动开放生态的基本内涵,传承中华优秀法律文化是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精神之源。

坚定文化自信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基石。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阐述了中国奉行和平发展所蕴含的文化自信,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随着中国经济兴盛、科技进步、军事强大、社会繁荣的逐渐增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个体到集体涌现出的民族自信和中国自信蓬勃迸发。于其中,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中国自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鼓舞人们踔厉奋发的精神基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笃行不怠的价值共识。

新时代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新时代十年以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世纪伟业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充分提振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志气,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与坚定历史自信相辅相成,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自觉传承和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认同、自觉捍卫和坚定彰显红色革命文化,积极创造、自觉熔铸和勇于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筹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接续传承的历史演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演进的历史方位,从而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走向文化自强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目标,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提升至“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历史高度,系统谋划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目标。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认可,是对革命文化的高度认同,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创造。文化自信既来自于深厚绵长的中华文化积淀,又来自于蓬勃生机的时代文化创生,也将在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日益增强。

走向文化自强是增强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趋势。没有文化自强,就体现不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成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的重要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辩证思维和平衡理念:既要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又要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既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又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需要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军事强大等物质标识,也需要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价值高远等精神标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现代机器大生产和资本主义极端发展的弊端之一就是带来个体的生存异化和社会的阶层固化。马尔库塞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看似自由”,实则“病态”,发达的西方工业社会是一种新的极权主义社会,效率至上和物欲主义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反而造成了“单向度的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深刻阐释、对“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于西方式现代化弊端的清醒认识和实践超越。

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一种人的身心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又包括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的内在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人们通过辛勤努力和互相帮助所达到的精神生活的共同水平和普遍状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大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为了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推动文化产业高品质、高内涵和高质量发展,提高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艺术水准、审美品质和价值层次。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实践路径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快速,通过融合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和高品质发展的不断探索,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实践,在文化产业领域经过“十二五”时期的高速倍增阶段和“十三五”时期的提质增效阶段,进入“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着带动战略的基础性作用和可持续性价值。新时代十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二是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产业融合激发消费潜力,三是产业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对外贸易成效显著,四是助企纾困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助力行业应对疫情影响。

为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具体举措,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行动路径。重大项目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的主要抓手。“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态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重大特征”,不仅表现在文化产业项目的体量规模大、投资数额大、企业效益大、政策力度大,而且表现在文化产业项目的社会影响大、区域辐射大、产业拉动大、经济带动大。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对于区域重要文化资源的开发具有率先发动作用,对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和地方文化经济发展起到强劲带动作用,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具有刚劲的拉动作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对于发挥文化产业在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解决新增就业人口、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不仅要关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对经济发展所贡献的经济价值,更要关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对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综合价值。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部委资源的统筹协调、地方政府的齐抓共管,有利于整合各方社会资源、凝聚多元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转变单一自我的封闭发展思维,促进开放共享的包容性发展思维的形成。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在一定时间内、特定范围内形成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展示,有利于增强文化产业界纾困解压的恢复信心,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对高品质文化产品的共同期盼,有利于树立地方政府重视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创新的良治形象。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表现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地方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发展质量较高、发展效益较好,这往往是积极推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狠抓落实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有效结果。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综合效应。

第一,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要利用文化产业的要素集聚效应。支持地方经济高效集聚发展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产业集群和要素聚集,是文化产业发展生产专业化和区域规模化的深刻变革和逻辑演进。通过集聚效应,可以有效发挥文化产业的资源、技术、资金、市场、人才等各类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的集中利用和综合开发,共享文化产业基础设施、服务平台,进一步增强文化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总体效能。

第二,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深化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效应。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事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提供者,文化产业是繁荣文化事业的价值拓展者;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文化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不断拓展文化版权的链条价值,推动文化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工业制造和乡村振兴等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附加价值。总之,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效应不仅表现在研发、生产、流通、销售、服务的纵向一体化的内生产业链融合上,也表现在文化创意、创意农业、智能工业、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横向一体化的协同产业链融合中。

第三,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发挥文化产业的动力机制效应。文化产业是后工业社会的新兴产业,需要高新技术的赋能强体,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高品质需要,从而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可以将文化及其相关产业领域的多个文化企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整合在一起,形成虚拟型群体网络,发挥动力机制的价值传导效应,展开近距离空间合作、数字型网络协同等形式灵活、类型多元的现代文化生产体系,形成“创意研发+飞地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政府+社会企业+市场”等多种新型组织协作形态,构建起文化产业社会化大生产的生态体系。

第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提升文化产业的引领示范效应。一般而言,文化产业发展得比较好的区域和城市,大多自然环境秀美、社会环境和谐、营商环境良好,呈现出宜居宜业和美的整体风貌,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方面具有优势。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正外部效应,构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新增长极效应,同时也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化的配置体制机制,吸引文化产业优秀人才和新锐企业聚集,优化基于重大项目建设的区域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促进文化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回流和有效聚集,发挥各地区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不断缩小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差距。

构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协同机制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重要举措。第一,制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在中宣部的协调下,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各部门分工明晰、步调一致,整合资源,明确责任主体,统一规划,协同推进,共同编制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和行动计划,统一部署,积极发挥好法律、政策和财政等不同治理手段的作用。

第二,建设国家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库。选准选好重大项目,加强国家级、地方级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入库标准和评价指标,围绕主题凝练项目,积极融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纳入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重大工程体系,加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注重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在推进实施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和动态监测,积极发挥好重大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

第三,培育推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运营的领军企业和人才。做大做强优势项目,积极发挥文化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引导龙头型文化企业、平台型文化企业、骨干型文化企业积极发挥聚集效益,为初创文化企业、新型文化企业、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组织提供创新创业的商业环境,形成创意研发型、生产制造型、销售服务型文化企业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的通力协作,积极推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形成文化产业区域集聚和产业集群。

第四,设立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示范基地。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级区域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加大落实重大项目的力度。在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开展效果好的地方设立示范基地,选择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经验总结和案例推广,通过现场参观、论坛活动、媒体宣传、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第五,构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全国性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定期发布制度,加快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搭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知识产权等公共数字服务平台,为全国各地各类文化机构提供文化产业项目和服务的一站式链条服务,拓展服务水平,探索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文化要素大市场,为构建文化领域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支撑。

构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保障措施。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是我国基于文化产业比较优势和文化资源竞争优势,推动实施引领性、基础性、示范性的文化产业骨干项目集群的发展策略,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战略部署。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需要构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政策设计、体制改革、主体培育、业态激活、关键技术、学术研究和实践指导等综合、立体、全面的保障措施。其中,以下几项关键性保障措施,需要文化产业政产学研各界格外重视。

第一,构建“协调—推进—实施—评价”动态化主体参与体系。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构建由政府部门、实施机构和受益群体组成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推进—实施—评价”的主体协同机制。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做好政策激励、方向引导、统筹和协调等权威性、规范性的组织协调工作。发挥实施机构的专业能力和市场积极性,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监督推进作用,构建社会机构与受益群体代表参与监督的评价体系。建立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随机抽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主要目标、重大任务、重要政策等实施效果定期检查。及时总结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工作机制和创新成果,增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和本区域内的示范带动效应。

第二,打通“重大项目—重大园区—重大展会—重大数据库”一体化带动网络。完善文化经济配套政策,形成文化政策治理合力,积极发挥好五大国家文化公园、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国家对文化园区(公园/景区)的带动能力,发挥好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进博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服贸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文博会)、中国艺术节等国家级文化会展的平台效应,统筹优化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工程的全国布局,统合好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国家年度主题重点出版物等国家重点文化项目的评审、奖励、扶持、宣传和推广等工作,发挥这些国家级文化项目的协同效应,推动文化资源基因共享、知识产权价值共创的新型开发机制。

第三,设立政府多部门共同主导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效应奖励表彰制度。对那些尊重文化消费规律和文化市场规律、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效益、对于地方文化产业区域辐射和经济拉动效果显著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应当在一定范围内给与奖励和表彰,发挥配置文化资源的市场机制、调动多元主体的社会力量,制定满足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营、民众消费多元需求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效应的奖励办法。鼓励通过评估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盘活老旧厂房资源、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第四,建立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区域协作和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政府采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消费补贴等途径,探索建立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提前报备、即时报备、定期报备、专项报备”的四项报备制度,创新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实施、配套设施、人才引进、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保障服务和区域合作模式,优化文化精品创作的多轮滚动遴选扶持机制,加强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和配套支持。建立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加强跟踪分析和动态调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践、回应世界关切的现代化,既具有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又提供了世界发展中国家经验借鉴的价值共识。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号角,开创了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就是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到达一种光辉灿烂的精神状态,进入一种极其出色的时代高度,展现一种光芒四射的世界风采。在政府部门、社会机构、文化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实施和完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发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要素集聚、示范引领、动力传导等综合效应,合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赋能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

(作者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模式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ZDA04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李宗桂:《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②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

③包松娅:《厉以宁:文化的红利》,人民政协网,2016年8月31日。

④[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⑤袁晴:《我国文旅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光明网,2022年8月24日。

⑥孔建华:《我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现状评价及规划建议》,《新视野》,2010年第4期。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