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孙应帅: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共产党迈向新征程(2)

正是将理论看作是指导实践的方法,并且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提出“不断革命”的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工农联盟的理论,提出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要求,强调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阐明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中的正确斗争策略,使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专政理论和国家学说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而,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时,就酝酿起草《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宣言》提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明确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及奋斗目标。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再次明确:“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严格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证明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证明了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了百余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也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动地而不是机械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三)在坚持“两个结合”中验证和推进“两个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有赖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这“两个结合”。

首先,这要求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特殊规律,是具有规律性、科学性、稳定性的认识,不会因一时一地的情况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提到:“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当然,“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就是说,“一般原理”和“原理的实际运用”是不同的。“一般原理”是把握规律的、更稳定的,“具体运用”是制定策略的、更灵活的。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做了系统、全面的总结。

在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方面,2013年12月3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内容。我们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在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方面,2015年1月23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等内容。我们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