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孙应帅: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共产党迈向新征程

孙应帅讲课图片_副本

孙应帅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室主任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大家好!今天讲座的题目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共产党迈向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是一篇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对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保证作用。这里围绕报告中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若干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进行阐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这个真理,就是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探索创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如何理解“两个行”和“两个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这个重要论断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加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一句。由“一个行”到“两个行”,这样的论述更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刻地总结了党的百余年艰辛探索的历史经验,更全面地揭示了“能”、“好”、“行”之间的内在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因为它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许多早期的社会主义者也已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对劳动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深感同情,也憧憬和设想过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而自由的理想社会。但由于他们没有正确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实现理想和改造社会。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从此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而不是历代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理论,而不是虚妄的想象、空洞的口号,指导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就是其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正因为它能够科学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变世界,才成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行”,才能使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

(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行,还在于其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

恩格斯晚年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些教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做法提出严厉批评。1886年,针对美国工人运动中的教条主义行为,恩格斯强调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1895年3月,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前进报》发表了一篇社论,未经恩格斯同意,就从他为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所写的导言中,断章取义地摘引了几处,把恩格斯针对德国当时的情况提出的反对使用暴力的策略,说成是恩格斯的一般主张。针对这一错误,恩格斯在给拉法格的信中做了澄清。他强调:“但我谈的这个策略仅仅是针对今天的德国,而且还有重要的附带条件。对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来说,这个策略就不能整个采用。就是对德国,明天它也可能就不适用了。”1895年3月11日,恩格斯在致韦尔纳·桑巴特的信中再次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