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以文铸魄绘乡村新画卷

【地评线】京彩好评:以文铸魄绘乡村新画卷

“快看,我的名字上红榜了!”前不久,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琅岐村迎来一季度一次的“放榜日”,公示栏前人头攒动,村民们纷纷驻足围观,看到自己榜上有名,村民老李感到“倍有面子”。

乡风,通俗的说,是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风俗、风尚。其内涵是乡民普遍认同并遵守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人际交往方式。涵盖着一个地方生态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地域性文化。如何使得乡风文明起来,决定了乡村振兴前进的步伐。开展移风易俗探索,积极倡导婚育新风和厚养薄葬理念,由村委会、老人会、老党员、乡贤及村民代表等组成的道德评议会,定期评选出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并张贴“红榜”进行公开宣传,以身边典型引领文明新风,以文铸魄绘乡村新画卷,让文明乡风浸润着群众心田。

郡县治则天下治,乡村治则百姓安。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传承传统文化、留住乡愁,也要破除陈规陋习,做好移风易俗工作。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乡村“治理有效”是我们乡村振兴的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条件。那么,如何通过乡村治理有效来实现乡村治理。又依靠谁来振兴呢?显然需要靠“善治”。需要充分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以自治激发村民活力,从而凝聚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也是富起来的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乡村是农民的家园。治理主体的变化最终的落脚点在于人的变化。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就得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当村民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农村形成一种民主、文明、和谐的风气,就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乡村振兴的主角是农民,乡风文化的滋养为新时代的农民提供文化自信、精神动力。只有促进乡风文明,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乡规民约,提高农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并形成办事民主的作风和依法办事的习惯,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用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乡村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好风尚,开展好教育阵地建设,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以达到精神和物质财富双丰收。

以文铸魄绘乡村新画卷。乡村善治润乡风,乡风变了,乡村美了。与此相应的是,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与长久竞争力大幅提升。筑牢乡村文化供给端,多元化的社会现实,有效的乡村善治,淳朴的乡风,吸引更多走出去并取得成就的农民返乡创业发展;厚重的乡风,也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就能让广大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