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治学之道 探索时代精神——访哲学家孙正聿教授

感悟治学之道 探索时代精神——访哲学家孙正聿教授

accc5a70fa5242a7930916c9c30b7338

孙正聿(1946— ),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资深教授。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思想中的时代》《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等15部学术专著。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9年被评选为“吉林骄傲”人物,2022年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记者:孙教授您好,作为恢复高考后攻读哲学专业的第一批大学生,您一直深耕于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基础理论的领域,写作和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十余本,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可否与大家分享一下您多年治学的心得体会?

孙正聿:好的学问是“做”出来的,我在治学中总结出五对范畴,供大家思考和体会。首先是搞清楚研究对象的“名称与概念”,人们用以指称和把握对象的任何一个名词,既可能是关于对象的规定性的概念,也可能是关于对象的经验性的名称。因此,所谓专业地“做学问”,往往需要把熟知的名称升华为真知的概念。其次要把握好“观察与理论”的关系,我们在阅读文本和观察现实时,离不开相应的理论支撑,有没有、有什么样的阅读文本和观察现实的相应的概念系统,直接决定“做学问”的层次和水平。再次,真正地做学问,必须是“苦读”和“笨想”,“苦读”不仅是为了“寻找理论资源”,而且是为了“发现理论困难”,而“笨想”则是不投机取巧、不人云亦云,只有追问各种似乎是不言而喻、毋庸置疑和天经地义的问题,才会形成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达到“有理”——不仅想清楚别人所讲的道理,也要想清楚别人没讲的道理。想明白的道理就是学问,想明白道理的过程就是做学问,但别人所讲的道理,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了?特别是别人没讲的道理,自己是否真的清楚了?这就需要“讲理”——把自认为清楚和明白的道理讲出来、写出来,让它们成为自己和他人的批判对象,看看这些道理是否经得起追问、质疑和推敲。最后,“写”出来的东西究竟有多少价值,与为人为学的境界密不可分。治学要“大气”,要“立乎其大者”,有高尚的品格和品位,有高明的思想和见地。治学要有“正气”,要真诚地求索,有“抑制不住的渴望”,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治学也需要“勇气”,有“异常地思考”,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信念,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理想。要保持为人和为学境界的“大气”“正气”和“勇气”,也是我多年来的心得体会。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在40年的治学生涯中,您提炼出一系列具有学理性的新理论,赋予哲学理论以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内涵,请问您怎样理解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和原创性?

孙正聿: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和原创性,首先是以“不忘本来”为坚实根基,以“守正创新”为建设方向的。这个“本来”,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所坚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展现出新时代的真理力量,要求我们站在“守正创新”的立场,从哲学理念、哲学命题、哲学范畴、哲学原理上,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奠定“阶梯”和“支撑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和原创性,又必然和必须以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传统、哲学理念、哲学精神和哲学思想为根基,以中华民族的体验和思辨去寻求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哲学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指引和行为准则。其次,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需要以“吸收外来”为重要的理论资源,以“哲学对话”的方式吸收世界哲学的研究成果,形成富有时代内涵的哲学命题、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最后,要有“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 的视野和胸怀“面向未来”,发现当代人类所面对的各种现实问题,筛选关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这些重大现实问题所蕴含的重大理论问题,从而为解决这些重大问题提供具有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的哲学理念和哲学思想,这是“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我称之为“时代精神主题化”。实际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时代精神主题化”,最为根本的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化,就是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化。

记者: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您近年来一直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想必也对这一问题有所思考。

孙正聿:探索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体系,最为重要的是以“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大历史观为出发点,从改变“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境遇和奋斗历程看中国式现代化,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现实基础看中国式现代化,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和理论创造看中国式现代化,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和人类未来看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是我们理解现实的一把钥匙,而历史观则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历史,进而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从世界性的普遍性看,“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也是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被“世界市场的力量支配”的过程。这个过程,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具根本性的历史境遇。因此,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诉诸近代以来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具有普遍性的历史进程,更要诉诸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和近代以来的中国的历史境遇,离开这个前提性的历史境遇和历史条件,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就失去了根本性的历史根据和现实基础。

记者: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在实践层面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孙正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社会条件”。完善的制度保证、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主动的精神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现代化新道路。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代化,因而是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的现代化。正是坚持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且为解决世界性的现代化问题不断地“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和“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从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到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现代化新道路,是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生理的、心理的、伦理的存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包括富裕的物质生活对生理需要的满足,又包括充实的精神生活对心理需要的满足,还包括和谐的社会生活对伦理需要的满足。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现代化新道路,是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全体中国人民“我们到底要什么”的共同的社会理想和价值导向,而且是“我到底要什么”的每个人的价值期待、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因此激发出全体人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不断地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精神力量,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指引方向?

孙正聿: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离开马克思主义,就无法形成真实而远大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诉求,就会失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规律性的道路指引,就会失去凝聚力量和走向未来的理论支撑,就不可能站在创造现代化新道路的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不仅反映和表达自己时代的时代精神,而且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因此我们要从马克思明确指认的历史使命去锤炼我们时代的哲学理念,以当代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为现实基础,将当代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时代精神主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奠基于我们所坚守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实践力量和生命活力在当代世界最有说服力的生动体现。

记者:《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您是怎样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理论又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

孙正聿: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首先,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它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在于它汇集了“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在于它把人民关切的时代性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主题”。同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时代的产物,集中反映党和人民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创造,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是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怎样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怎样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立足于中国实际,就当代中国所面对的这些重大的时代性课题做出了一一解答。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不是僵化的,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深刻的时代内涵,它才能成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真理力量。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想信念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只有到达理论的自觉和自信,才能真正地用理论支撑理想和信念。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可以更加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我们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我们为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奋斗的理想信念,从而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记者 李小标 张德莹隆)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