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相融,世界安宁——关于“第二个结合”的相关思考(3)

摘要:“第二个结合”实际上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又一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这种思想解放要义之一就是突破以往以西方为中心的束缚,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互化”,有助于冲破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迷雾,破除某些人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肤浅认识,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必要的思想准备。

(四)中国传统文化之社会文明与“第二个结合”之匹配举要

所谓社会文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社会的各个行为主体自身以及其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相关的社会准则等方面的文明。在中国古代社会,相关行为主体的文明一般体现在将个体的文明作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文明建构的基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人才特别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且特别注重这些行为的排列顺序。也就是说,“治国”是“平天下”的基础,“齐家”是“治国”的基础,而“修身”则是上面三项行为的基础。离开了相关社会成员的自身修养的提升,就难以很好地确保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人特别强调“责任”大于“权利”,或者“责任”先于“权利”,范仲淹曾经写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林则徐也曾挥写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句。他们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模范的顶点。

社会关系的文明在中国古代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和谐上面,分享一个“六尺巷”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张英,他曾经担任过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有一年他突然接到老家的一封来信,信中说他们老家官邸有位姓吴的邻居要扩建自己的住宅,想让他们家的院墙往后退三尺,张家的人很不满,认为这是对他们的莫大侮辱,于是就给张英写了一封信,要求他进行干预。张英见了,提笔写了四行诗寄了回去:“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的家人接到张英的回信之后,理解了这位大学士的良苦用心,于是就主动找来知县和那位吴姓邻居,给他们看了这封书信,然后自己主动提出后退三尺住宅,吴姓邻居看了之后也非常感动,也主动将他们家的院墙向后退了三尺,于是就在安徽桐城留下了一个著名的景点“六尺巷”。这个景点向人们无言地诉说着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关系、和谐建设的成果。

社会准则文明内涵丰富,其中之一就是“爱国”。这方面的典范人物数不胜数,像我们熟知的岳飞、于谦、林则徐等等。这里分享两个故事。在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斜街住着一户姓佘的人家,他们在这里接连17代为一个人守墓,这个人就是明朝末年著名的爱国将领袁崇焕。乾隆皇帝就曾经说过“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梁启超更是不无感慨地说:“使督师以前而有督师其人者,则满洲军将不能越辽河一步,使督师以后而能有督师其人者,则满洲军犹不能越榆关一步,故袁督师一日不去,则满洲万不能得志于中国。”佘家人之所以17代为他守墓,就是因为他们敬重袁崇焕的爱国情怀。

岳飞当年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风波亭后,他的遗体曾经一度不知所踪,是因为有一位名叫隗顺的人在秦桧气焰熏天的时候,偷偷地掩埋了岳飞的遗体,而且还在坟前种下了两棵橘子树,并且严守这一秘密,直到临终前把这个秘密告诉给自己的儿子,正是因为有了隗顺,今天才能够在真正的将军墓前祭拜岳飞。隗顺为什么要冒死掩埋岳飞的遗体?那就是他非常仰慕岳飞的爱国情怀。

(五)中国传统文化之生态文明与“第二个结合”之匹配举要

所谓生态文明,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在这方面中国古人留下了很多智慧。

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宋代有名的大思想家张载写出“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曾经还说过“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后人提炼出一个成语叫“民胞物与”,这个成语的后半部分讲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陶渊明也特别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用他自己的诗来表述就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中国历朝历代的文化人之所以喜欢陶渊明,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古就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因。

特别讲究尊重自然规律,用荀子的话说就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中国有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中国人为什么这样注重二十四节气,究其原因还是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所谓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芒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廉;白露割谷子,秋分无行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不行船;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二十四节气歌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孟子所说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宋太祖赵匡胤一向宠爱女儿,有一天见到女儿永庆公主后却勃然大怒,原来是和他女儿穿的一件衣服有关。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永庆)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入宫,帝(太祖赵匡胤)见之,谓主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饰。”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帝曰:“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殿转贩易,伤生浸广。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主惭谢。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形象地说明中国古人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视。

四、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宝藏,博大精深,不仅深为中华儿女所喜爱,而且也深得西方有识之士的赞赏。1842年1月至2月间,马克思在他撰写的第一篇政论性文章中,第一次提到了中国,说的是中国的报刊。他说:“只要光明出现,黑暗就会消失。”“请给我们一种完善的报刊吧,这只要你们下一道命令就行了,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一直在提供这种报刊的范本。”

启示之二,毋庸讳言,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必须引入辩证思维,努力避免出现“极化”情况。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应努力避免出现两种“极化”情况,一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另一种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前者有可能导向“历史虚无论”,后者则有可能导向“食古不化”,这方面我们也是既有经验也有教训的。

启示之三,对于传统文化即使是精华部分也必须做现代的价值转换。我们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运用“批判继承”的方法来审视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质属性并萃取其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用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对其中适于协调现代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主要命题、思想精华、道德基因等作出新阐释,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贡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启示之四,要妥善处理好“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之间的关系。“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这个典故出自南宋的著名学者陆九渊的一段话,原文是(陆九渊)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韩退之是倒做,盖欲因学文而学道。”在这段话中,“六经”是有所指的,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始见于《庄子.天运篇》,而“我”当然指的是陆九渊。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六经”,指的则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六经”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的所有文化典籍内容,“我”指的则是一切有思想,有知识,有智慧,有主见的人,“六经注我”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合适的东西都拿来为我所用,而“我注六经”则是指可以通过相关主体的实践,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一些新的内容。我们上述所举的中国古代各种文明,实际上是“六经注我”的过程,正是通过这种“六经注我”,给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第二个结合提供了匹配的可能,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的需要。正是在这种“六经注我”的过程中,通过“第二个结合”,使得包括我们前面所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能够更好地活在当下乃至活在未来,永远保持其青春与活力。

启示之五,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番重新定义和重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也鱼龙混杂,那么在经过“议程设置”和“匹配”阶段之后,就有必要按照“创新扩散理论”对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重新定义乃至重组。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但也有可能给人一种“二十五史不知道从何说起”之感。这方面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在清代,当时的主流话语层想要编纂一部包含了此前所有中国文化典籍的在内的全书,怎样对以往留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典籍进行分类呢?当时的文化界人士经过认真的研究与思考,对前人留下来的包罗万象的文化典籍进行了宏观分类,将其分成经、史、子、集四大类,并且按照这样的分类编纂出了著名的《四库全书》。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在充分借鉴编纂《四库全书》的经验,对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义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的加以重组,以便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第二个结合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婧雅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