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之德,教之魂

师之德,教之魂

枝头堆硕果,满园桃李香。沐浴着9月的金风,第39个教师节到来了,千万园丁幸福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节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首。师者,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其职业特殊性对教师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行,事关教师队伍良好形象,关系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前途、民族未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丰富而深刻。《说文解字》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吕氏春秋》有言:“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意思是说,人的自然性是天生的,而人的社会性,包括言谈举止、能力素养、道德品质等,则离不开后天的养成。而后天的养成,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老师。因此,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把立德奉为教育之圭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教师如烛,师德如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老师都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同时,也要看到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出现的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今年初,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对依法推开教师准入查询、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作出规定,并公开曝光了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表明了相关部门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的态度,以及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决心和力度。

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教师在莘莘学子的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智慧的灵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人间正道可靠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教师的言和行都是可以学习的,所谓“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要做到行为世范,就要“吾日三省吾身”,“诚意正心”“知行合一”,追求并确立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古之师,把传道放在首位。今之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感悟蕴含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当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先行者,做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师之德,教之魂。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品格和风范,用学识、阅历和人格魅力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才有可能把学生塑造成“圣贤的坯璞”,完成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红山口甲三号国防大学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翟婧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