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路径

实现“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路径

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时代变化与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遵循。当前,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与民族复兴的不可逆转相互交织,决定着我们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第二个结合”的实践和理论创新。要实现“第二个结合”,需要在方法论高度上准确把握一些重要关系,以便于我们积极应对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情况,及时科学解决时代新课题。

准确把握魂脉与根脉、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明确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准确把握其相互关系,是推动两者从高度契合到有机结合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这里的“魂脉”,意指灵魂和血脉,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属性。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的“同”字,则点明了马克思主义在“第二个结合”中的主体地位。所谓“根脉”,就是根基和血脉,生动地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立定脚跟、撑起脊梁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唯有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方能在“第二个结合”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掌握历史主动、实现文化自强。

推动实现“第二个结合”的另一个前提是,准确把握文化与文明的辩证关系,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辩证关系。文化与文明之间密切相连、彼此融通,不存在不包含文化的文明,也没有不与文明相结合的文化。文化转化为文明是其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方式,文明是文化进步程度的标志和文化的现实化,先进文化则为文明演进提供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其蕴含的诸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则是坚持以“两个结合”为遵循的结果。不论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深刻把握守正与创新、规律与目的的关系。深刻理解和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历史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产物,文化传承发展必须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就能找到实现“第二个结合”的科学方法。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守正,守正的目的与路径在于创新。“守正”中的“正”,是指事物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进“第二个结合”,持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就不会迷失方向、不会犯颠覆性错误。

文化传承发展是从文化主体上来说,这决定着要在遵循其内在规律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主体自身的选择性与目的性。换言之,深刻把握文化传承发展内在规律与文化主体性的辩证关系,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和“中华”首先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的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第二个结合”。

不仅如此,“中国”和“中华”还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究其实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皆为“中国”和“中华”这一文化主体所进行的实践。文化主体性的巩固有赖于“第二个结合”,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结合”这一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不仅立足于现实的中国,而且植根于历史的中国,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

全面把握自主与外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两者彼此相连、密不可分。从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角度,来审视实现“第二个结合”的路径,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需要按照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依循世界文明史的重要规律。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以文明交流互鉴为路径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离不开对自主与外鉴关系的全面把握,这也是坚持自信自立的一种表现。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和基础,不在于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而在于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也同时意味着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文明互相学习借鉴过程中,要坚持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实际出发,坚持择善而从、去伪存真,杜绝生搬硬套、囫囵吞枣。同样,在学习传播、研究运用传统文化之时,要结合实践创新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不能搞以古非今、厚古薄今。

除却自主与外鉴的关系,通过文明交流互鉴来推进“第二个结合”,还要全面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天下来理解和把握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世界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不只是一个时空概念,更是一种崇高境界;它既指代地域疆土,也意味着百姓苍生、国家社稷。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为人类求解放”,同我们“天下一家”的民族文化基因,共同塑造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胸怀。简言之,坚持胸怀天下本身便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成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愿景下,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天下为己任,筚路蓝缕、上下求索,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国将继续以相互依存、命运与共、合作共赢的态度对待世界,持续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