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刘江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5)

(三)数据分享平台化

我们要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探索建立国家文化专网以及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省域和区域中心,并鼓励多元主体依托国家文化专网,建立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业态的数据流通和协同治理。需要注意的是,国家文化专网的建立依托于有线电视网络,而有线电视网络也是我国的重大工程,足以证明其充足的安全性。文化数据一旦进入到国家文化专网,即可保证我们的访问,但不能在国家文化专网上进行数字文化的生产行为,这是为了确保文化数据的安全,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生产体系采用的是闭环管理。

如果我们不对文化数据进行闭环管理的话,相当一部分文化数据很容易会被篡改、误读或在二次传播过程中形成文化扭曲。所谓守正创新,首先就是要守正。我们现在的文创发展和文化数字化发展过程,最终也是要回到文化的本源上来的。我们在文化“两创”发展中,首先就要守住文化的本源及其最本质的特征和内涵,这是不容篡改的。所以,文化专网与我们一般理解的互联网是有很大不同的。

(四)创新创造智慧化

我们要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那就要进行数字化和智慧化的创新创造,即以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为纽带,促进文化生产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优化文化生产方式,推动文化基因图谱化、文化数据检索便捷化、文化数据加工生产智慧化。

所谓采用数字化的智慧化的手段让文物活起来,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上海博物馆推出的吴昌硕文化基因图谱,就是基于时间序列对吴昌硕的文化作品进行分析,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呈现了吴昌硕在中国大地上的游历创作过程。通过这种数字化的“瀑布流”,我们可以生动地了解吴昌硕作品的风格和发展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对信息完整、保存较好的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进而帮助那些正在消失的文物的复原工作,比如利用数字技术对逐渐消失的碑拓进行重点关键信息的识别。现在的人工智能同样也可以被用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比如2022年人工智能对《富春山居图》其中的缺损画面进行修复。我们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对文物挖掘的碎片进行识别,比如通过人工智能对三星堆挖掘工作中出现的大量碎片进行拼接修复,更高效率地推动了文物保护的发展。

(五)消费体验场景化

除了在传统文化保护领域,数字技术还帮助我们实现了文化消费体验的场景化,尤其是大量的数字孪生技术、沉浸式交互技术都应用到文化生产和体验的领域,如全息呈现、多语言交互、高逼真、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文化新体验,提高了数字文化产品的视觉冲击力和听觉亲和力,优化了文化消费环境,扩大了文化消费规模。

目前,我们在数字文化消费方面主要依托的是主要建在社区、书店、家庭的文化体验厅,主要建在中小学校园、商业中心的文化体验馆,以及主要建在景区的文化体验园,来实现数字化的文化体验。比如,我们在网上就可以直接游览某个古镇的风貌,直接看到港珠澳大桥上的通车,或者直接“云”游大量的博物馆、景区。不能置身敦煌石窟时,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敦煌石窟;不能去长城时,我们可以通过数字长城去了解每一段长城的历史,看到每一块砖上刻的铭文;不能来北京时,我们可以在数字中轴上以一种雨燕的视角穿越整个北京中轴线。

我们能够看到,大量的数字化、体验化的场景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让更多的人能够用一种便捷的方式去了解文化、亲近文化,甚至成为主动的文化传播者。我们的红色文化现在也在用大量的数字技术来实现文化场景体验,特别是通过AR或VR的方式看到一些红色文化的遗存、体验红色文化的历史,进而在虚拟场景中深度共鸣红色文化带给一代又一代人的那种激情,比如香山革命纪念馆推出的数字化体验等。

随着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理解,他们也希望融入和参与到文化的场景中。现在,基于文化消费的场景具体体验的实践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南京大报恩寺打造的虚拟网络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游客一进入其中就可以有一个数字分身,形成自己的虚拟身份,并用这个虚拟身份获得可追溯的虚拟资产,还可以进行人工智能的互创,或者进行关于旅游的经历和体会的社交。藉由这种用户端与云服务的协同,以及数字孪生和基于人工智能多模态的驱动,游客通过一些可穿戴式设备,甚至是裸眼的状态,就可以立体地看到我们的文物和文化遗存。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