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刘江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6)

四、数字文化发展的蓝图路线

(一)着眼文化新基建,建设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

要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首先要解决新基建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以数字化为手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的基础。非常多的文化产业园区、文物遗产单位,正在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加强文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核心是布局局域的算力网络,建立核心数据库,搭建大数据服务平台。

山西云冈石窟用了20年的时间进行数字化,已经做了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化采集工作。在采集过程中,他们在云冈石窟专门搭建了一个服务整个云冈石窟的5G局域网,加强局部算力系统,能够让游客进入云冈石窟时,可以快速地体验到数字化产品与服务。无独有偶,我们新建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从一开始就是以智慧博物馆的方式来进行建设的,比如集成了三星堆博物馆的地理信息位置系统。由此可见,进一步推进文化数字化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建设文化新基建,特别是算力网络数据库、数据服务平台或产业链等方面以及在数据标准化、文化数据安全机制上进行统筹建设。

(二)全景呈现中华文化,在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中彰显自信自强

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两创”发展,核心是要守正创新。守正,守的是中华文脉,守的是中华文化的独特内涵,守的是中华文化延续千年以来的一种权威的正确的不容误解的基本内涵。在整个文化数字化过程中,我们需要大量的关联数据。数据关联完了之后如何去使用,也需要我们依托于现有的市场化需求来进行创新创造。

比如,南京为此打造了“文枢”和“文都时空”两个项目。南京文投集团联合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和南京出版社等单位,采用共建共享的方式,关联了超3亿级条目的南京文化资源数据,并构建了3000万文本高度时空化、关联化的专题内容关系网络。在这样一个数字化的时空里,南京的文化资源得以结构化,并通过“文都图谱”实现了应用。“文都图谱”把1800年的南京文学故事,以数字可视化方式实时生成在“文都宇宙时空”中,包括2653个文学人物、4162部文学作品、4545个文学时间、3735个文学地图,都以“金陵”为核心延展开来。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文都图谱”,专题性的文化旅游得以实现。也正是基于这样大量的文化资料和数据化信息形成的结构化发展,我们的文化旅游变得越来越生动,甚至可以按照每个游客的需求来制定专属的旅游线路推荐。

(三)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外延,提升服务效能

提升文化服务效率的重点,就是提高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普及虚拟展厅、高清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服务。

也就是说,我们要实现的是,只要在博物馆、图书馆甚至是街头,就可以浏览这个城市的文化数字化信息,了解文化惠民信息,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活动信息。比如,我们可以在北京的主要街头打造以文化资源、文化遗产、戏曲艺术、景区景点、文博场馆、娱乐场所等为专题的数据库,进而可以把大量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合进来,还可以结合博物馆之城建设、每年的文化惠民消费季,通过数据关联的方式及时为北京的市民或游客提供智慧化服务。

(四)创新数字文化消费场景,优化文化消费形式

我们现在数字文化体验的入口是非常多的,比如裸眼3D、MR旅行车、基于手机端的AR、可穿戴的VR设备等等。我们在一个数字化的空间里,可以通过多形态的交互来感受文化的氛围。作为数字化分身的数字人、数字艺术装置、全息数字沙盘、光影魔方、触控大屏、沉浸式剧场等,都成为我们进行沉浸式体验这一文化消费形式的重要端口。通过这一系列体验端口,结合个人家庭以及博物馆、历史街区、文旅景区、艺术展览、文化教室等公共空间,我们现在可以大量地呈现数字文化。

总而言之,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要着力推进中华文脉赓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到来,数字文化已经成为“关键增量”,以先进数字技术激活沉睡的文化资源,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方式,以文化数字化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文化数据要素投入和流通,是化解文化发展矛盾、形成文化创新优势、推动文化繁荣进步的重要支点,更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源动力之一。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