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盛景:传承与创新 厚植文化自信

春节文化盛景:传承与创新 厚植文化自信

 团圆年|我们的文化中国年:舞龙舞狮  视频版权为新华通讯社所有

春节期间,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河北省秦皇岛市开设了秦皇巡游、盛世花灯舞、舞狮纳福等节目,让游客领略了当地的祈福文化;福建游神活动将神像抬出庙宇,模拟神明出游,百姓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香烛,沿路祈福;大活报是山东威海的特色民俗活动,伴着喧天的锣鼓声,上百名大活报演员身披节日盛装出场,庆祝五谷丰登、安居乐业,诉说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增加过年的喜庆氛围。

舞龙舞狮、逛花街、赏花灯、打铁花等传统文化习俗,不仅让人们感受新年氛围,更能感受到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厚重。而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究其根本是传承与创新。

传承文化底蕴,使文化自信有据可依。“知所从来,知其将往”,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饱经风霜却依然挺立,离不开它的源头——厚重的历史积淀。一代代劳动人民积累下来的经验,史书典籍中的故事,让传统文化以各种形式留下来。春节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舞龙舞狮是因为龙和狮子代表着天神和地神,具有驱邪避灾的能力;还有耳熟能详的节气歌、中国结、京剧脸谱等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其流传千年依旧熠熠生辉,文化自信来自这千年的积淀。

增添时代新意,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传统文化要在形式上“活”起来,才能在人们心中火起来,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增加时代新意,为文化注入当代精神。今年春晚的节目《山河诗长安》中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让李白跨越时空,跟随熙熙攘攘的人群进入千年后的长安,一声声的古今对话间,激昂澎湃,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古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这种创新让传统文化更具魅力。

用好网络平台,将文化自信深植心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传统文化不仅要留下来,更要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它。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文化传播变得容易。2023年,由中国博主拍摄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全网 ,正片上线5天,单单抖音同名话题的播放量就超过10亿次,央视网、新华日报等官媒也纷纷点赞。 网络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到达世界各个角落,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原型的影视创作、文创周边、纪录片等在国内外视频平台爆火,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站上世界大舞台,向世界传达来自大国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传统文化则是文化自信的支柱与内核。挖掘历史底蕴,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传播,才能让中华文化赓续不辍、历久弥新,才能为人们提供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朱各庄镇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视频转载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