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克制孩子购买玩具的欲望
孙媛媛:我想代表家长问一个问题,一些家长对孩子无节制的索取这个现象感到困惑。无论是食物,还是玩具,有些孩子一旦看见就想要,不给买就会哭闹。
田宏杰:买玩具这件事和玩游戏一样,都存在外在要求和自身需求的矛盾。外在要求包括社会普遍认知、家庭经济水平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要求。自身需求就是孩子对玩具的渴求。
孙媛媛:特别是低年龄段的孩子,抵抗不了玩具的诱惑。
田宏杰:幼儿园的孩子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韩晶晶:孩子在商场里看到玩具,几乎没有抵抗力。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家长要做的是,在出门前和孩子沟通,建立共识。比如,家长可以说,“今天我们要去商场买东西,由于你这个礼拜表现非常好,待会儿可以在商场里挑选一件玩具。”沟通的重点是,前往的地点、出门的目的、买玩具的原因,以及玩具的类型和数量。这段谈话一定要放在出发前,而且一定要让孩子真的明白只能买一件。
田宏杰:可以让孩子复述一遍。有时候,家长以为讲清楚了,其实孩子可能根本没听或没有理解。所以,要和孩子达成共识。
韩晶晶:就像您说的,家长要在出发前反复和孩子确认出行的目的、买玩具的原因,而且玩具的数量和类型一定要说清楚。通过前期沟通,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田宏杰:对,培养自制力的过程还要伴随挫折。如果孩子的每次期待都能被满足,没有想要却得不到的经历,就很难培养自制力。经历挫折这件事情,一定要让孩子从小承受。有些初中生,从小没有挫折体验,很容易向父母要一些家庭根本承受不起的东西。这时候再经历挫折,只会更加痛苦。但是,经历挫折的目的是培养自制力,而不是故意让孩子痛苦。比如,今天孩子想要一件东西,但因为与家长之前讲好了,所以这个月就不能再买玩具了。虽然不能买,但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需求。我们可以说,“你选的这件东西真好看,如果你真的想要,我们可以下个月再来买。这段时间,妈妈可以陪你多来看几次。”创造挫折的目的,不在于挫折本身,而是要让孩子知道,要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且自己的需求能被妈妈温柔以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