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互鉴而充满活力

文明因互鉴而充满活力

用文明的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以文明的共存互鉴破除“西方文明优越论”——

文明因互鉴而充满活力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他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不仅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华文明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文明等级论”和“文明冲突论”植根于“西方中心主义”,是对“文明”的亵渎与滥用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使用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lizo”,有“开化、教化”之意。“Civilizo”又由拉丁文“Civis”一词演变而来。“Civis”意为“公民”,与城市有关,主要指的是居住在城市里的公民。他们与生活在乡村的居民(Rusticulus)形成鲜明对照。一般而言,古代文明以国家的出现为标志,“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但是,由于受生产力条件的限制,古代文明大多只局限于本民族或狭小范围内,相互间的交往较少,文明间的隔阂极为明显。

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资本主义文明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建立并发展起来。世界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格局的剧变吸引了西方众多学者从事西方和非西方关系的研究,从事文明或跨文明现象的研究。因为,在当时的西方人看来,文明“这一概念表现了西方国家的自我意识,或者也可以把它说成是民族的自我意识。它包括西方社会自认为在最近两三百年内所取得的一切成就。由于这些成就,他们超越了前人或同时代尚处‘原始’阶段的人们。西方社会正是试图通过这样的概念来表达他们自身的特点以及那些他们引以为豪的东西,比如他们的技术水准,他们的礼仪规范,他们的科学知识和世界观的发展等等”。不过,西方人在充分展示西方文明成就的同时,滥用“文明”的行为也比比皆是,“比如很多丑恶现象仍能堂而皇之地容身于‘文明’,而在‘文明’论说中夹带‘西方中心论’私货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文明等级论”和“文明冲突论”就是“西方中心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从历史上看,无论“文明等级论”,还是“文明冲突论”,都与西方的核心利益有关,都植根于“西方中心主义”,是对“文明”的亵渎与滥用,与文明交往的正常规律格格不入。

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在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变得更加厚实

中国历来关注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与交流。无论张骞凿空,还是甘英出使大秦;无论“世界之都”长安的繁荣,还是世界商人聚集之地泉州的兴盛;无论郑和的七次远航,还是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对西方知识界的重要影响,这些都是人类文明交往互鉴的产物,更是中华文明开放性和包容性的重要体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古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四大发明”在世界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人类文明史上交流互鉴的典范。

古丝绸之路的开通在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间架构了一座联通的桥梁,极大地密切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加深了欧亚非各文明间的交往与交流。古丝绸之路发端于中国而成就于世界,它是和平之路,也是文明传播和互鉴之路。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不但记录了中国人的智慧,而且推动了世界其他民族的创造,体现着文明交融互鉴的巨大价值。有学者指出:“自古以来,最重要的艺术发明有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马颈圈、改进的风磨和水磨,以及海船等。前三项乃是中国人极其古老的发明。欧洲人在中世纪做了改进。”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国的技术尤其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等扮演了革命性的角色。火药炸毁了欧洲的封建城堡;指南针打开了全球性的航行;造纸术淘汰了昂贵的羊皮纸;印刷术使少数人掌握的文化专利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中国的发明在世界多种文明的互鉴中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同理,外来的文明也不断进入中华,交往交融,推动并促进着中华文明的进步。距今4500年前,产生于西亚的小麦培植术等经中亚传入中国,大大改善了我国先民的生存条件。从那以后,小麦就成了中国人的主要粮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贡献卓著。两汉时期,中亚“摩诃兜勒一曲”传入长安,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罗马治下的马其顿商队跨越崇山峻岭不远万里经陆上丝路于公元100年来到洛阳,受到东汉朝廷的高规格接待。明朝时,美洲的玉米、马铃薯和甘薯种植技术通过印度、缅甸和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引入中国,不但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而且快速增加了中国的耕地面积。以前不宜耕种的丘陵、荒山都成了良田沃土。历史表明,交流是文明的本质。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正是在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变得更加厚实的。

世界上的文明因多样而存,因互鉴而充满活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但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而且给世界文明带来了全新的生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坚决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提出并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在姹紫嫣红的世界文明中,充分展示绚丽多彩的中国形象,为世界文明增添了无数中国元素。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大国领导人的责任担当向世界提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等重大议题,而且立足中华文化传统、立足中国伟大实践,在深刻揭示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人类文明做出了一系列深入分析,系统地表达了中国对世界文明的独特看法和原则立场,并科学地阐明了下述论断:第一,不同地区的人类文明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第二,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特征;第三,尊重文明的差异性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第四,坚持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

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在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令世界为之振奋的新型“文明观”。他指出:“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体现的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坚守的是用文明交流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和谐共生。平等是文明交往的基本前提,互鉴是文明交往的本质属性,对话是文明和谐发展的基础,包容则是文明合作共存、和平共处的关键。“平等、互鉴、对话、包容”虽各有侧重,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世界文明观”从理论上阐明了文明的本质属性,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

总之,世界上的文明因多样而存,因互鉴而充满活力。洞察和研究世界文明须以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文明观,深刻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盲从各种教条,不照搬外国理论,真正做到辨文明之真,周万事之理,适天下之用,用文明的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以文明的共存互鉴破除“西方文明优越论”。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更多详情请参阅《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一文)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