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2)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三个倍增”

张占斌个人

张占斌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在新发展阶段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这是我国强国建设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时代呼唤,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和承担更大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呼唤。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必须靠创新来实现。比如,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市场创新等。这里最核心的创新是技术创新。我们要大力发展前沿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另外,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有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我们的经济发展才能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我们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实现“三个倍增”。第一个“倍增”是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第二个“倍增”是实现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倍增;第三个“倍增”是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倍增

实现“三个倍增”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消费升级,形成新的消费需求;有利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高质量融合提供条件;有利于汇聚世界高质量的生产要素,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性活力;有利于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中心和科技革命的策源地。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个关系”。第一,把握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价值立场,这种价值的实现需要经济做支撑。

第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原则。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在新发展阶段,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核心问题,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

第三,处理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的新概括,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具体体现。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调动“三个积极性”。第一,调动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家的积极性。2024年2月21日,司法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组织召开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座谈会。会议强调,加快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第二,调动资本市场的积极性。资本市场有好的预期,有利于我们扩大消费和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三,调动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在党的领导下带领人民艰苦创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国家在“站起来”的基础上“富起来”,并且向“强起来”迈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调动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