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蓝图,开启了新的伟大征程。面对世界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出强烈信号,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正确认识“进一步”的连续性、突出性,辩证看待改革的内在关系,做到改得彻底、革得有力,确保改革见成效、出成果。
唯有知其义,方能尽其用。关于“改革”,《说文解字》表述为:“改,更也,从攴、己。革,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说明“改革”是两个字的同义复词,词典上对其解释为“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情况的”,即“除旧布新”“革故鼎新”。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对旧体制的根本变革,而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作修修补补。我们要正确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递进逻辑,想清楚改革为什么、往哪里去、怎么改的问题,坚持在改革的系统性、彻底性、整体性上做文章,确保改革方向不偏、力量不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过去,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序幕,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改革”二字始终是历届三中全会最鲜明的主题。非凡变革的十年让昔日中国“旧貌换新颜”,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当今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严峻。以史为镜、鉴往知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信心、更持久的恒心,破解各种阻碍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的延续和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到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农村改革,300多项改革举措为未来五年改革画好“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改革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家安全的改革,还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制度建设的改革,深邃的改革思想、有力的改革部署、坚定的改革信心,引领“中国号”巨轮在新征程上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方向明确了,就剩下路径的实践。新征程上,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可复制、移植的模式,只有在总结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才能在面对新问题、新环境时有的放矢。不因客观因素改变主观意愿,不因难度增大动摇改革信心,主动进入“深水区”锤炼硬本领,勇敢迎接“风和浪”,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民生保障的痛点、安全稳定的难点,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切实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改革滚滚向前,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时间是常量,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变量。明天的中国将“何以中国”,每一点量的积累都来自于无数改革促进派、实干家智慧汗水的凝聚,让我们沿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的“路线图”,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务实作风,在新征程上写好改革续篇、时代新篇。(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四川省射洪市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