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邱耕田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蕴含着解决现实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因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高智慧”。只要想认识新时代、认识新时代的中国、认识新时代的世界,就应该充分了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邱耕田指出,不论何种社会意识形式,都与一定时代的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都是历史时代的产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以客观知识形态,而且以思想观念形式,映射着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邱耕田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知识形态和观念形态的有机统一,亦是解释功能和改造功能的高度统一。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备了武装人民、引领实践、改造世界的伟大意涵和特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蕴时,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邱耕田指出,要想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具有的基础性意义,就需要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所带来的启示。
邱耕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们知道,一切科学理论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涵。科学理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正是通过其自身所包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站稳立场、坚持观点以及运用方法是我们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全面准确了解这一伟大思想的需要,更是以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并推进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新时代的科学认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蕴含着解决现实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它在逻辑结构上主要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两大内容。所谓世界观,总体而言,是指人们对于周围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本质上是关于上述三个“什么样”、三个“怎样”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根本观点。这些问题呈现着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回答“四个之问”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内涵丰富,包含着诸如时代观、社会主要矛盾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局观、新发展理念、现代化观、改革观、安全观、生态观、文明观、全球观、人生观、幸福观等诸多子内容。当然,世界观和方法论密不可分。从世界观和方法论角度分析,这一思想呈现为知识逻辑和观念逻辑两种形式,表现为科学知识形态和观念意识形态两种形态。换言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具有揭示反映世界的功能;还是一种观念形态,具有改造变革世界的功能,包含着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方法论功能。
一个科学理论的世界观要义,首先在于它要为人们提供关于特定时代或特定社会的科学认知。换言之,人们能够通过该科学理论所提供的认知“视窗”而对他们所身处的时代或社会有一个相对全面且清晰的认知。通过该理论,人们能够知晓一定时代或社会的“是什么”或“什么样”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就具备这样的功能。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唯物史观科学诠释了物质世界尤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之本质、规律、属性等“是什么”的重大理论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唯物史观的学习,人们能够把握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及其历史大势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