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耐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让耐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时,首提“壮大耐心资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促进科技创新和金融“双向奔赴”至关重要。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实现生产力跃迁的关键。然而,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既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也需要从播种到长成参天大树的创新周期。耐心资本通常不受市场短期波动的干扰,能够长期为投资项目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能够发挥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的作用,进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目前,一些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力度还不够,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能力弱,开展科技创新、转化应用科技成果的能力还不足,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临不少困难。发展壮大耐心资本,能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等提供稳定的金融活水,帮助更多企业化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新质生产力蓄力赋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壮大耐心资本,解决行业“缺长钱”和“无米下锅”的问题是首要任务。相关部门要发挥好“牵线搭桥”作用,引导各类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创业投资机构壮大创业投资基金联合体,打造高能级的风投创投集聚区,畅通“转化—孵化—产业化”链条,共同当好护航科技创新的“合伙人”。同时,要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耐心”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转化为耐心资本,加快发展壮大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资本,综合运用各种增信手段,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用贷款、首贷和续贷等投放力度,丰富“善科贷”“科创贷”“知识产权贷”等金融产品体系,让各类耐心资本都能找到匹配场景,给科创企业源源不断地“添柴”“加油”,加快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好钢用在刀刃上,花钱花在裉节上。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已经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2万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才能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一方面,要坚持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探索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基金,积极引导各种股权投资基金投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初创期、早期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立足各地发展定位、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竞争优势等情况,充分发挥耐心资本对项目发现、筛选和引育功能,与培育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卫星应用、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精准支持,助力培育一批根植性强的科技创新企业。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耐心资本,难也在“耐心”。“耐心”从何而来?要有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2024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关键环节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发展耐心资本保驾护航。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壮大耐心资本的途径,据悉,北京市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领域共设立4支百亿级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吸引带动一批有耐心、重创新的资本积极布局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市已出台设立引导基金、税收优惠等30多项举措,吸引更多长期资本投入科创领域等。政策的“落地感”越强,企业发展预期就越稳。为此,要科学规划、系统配套,加快建立各类型资金合作共赢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各类资本摒弃浮躁心态,坚持做长期投资、战略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形成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同时,要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投资者权益,激励更多资本敢投、愿投、长投。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并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相信耐心的价值,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多点包容和扶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行稳致远。(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