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发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健康发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9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爱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公布。指导意见明确了健康乡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要求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健康筑基,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支撑。“乡村振兴,健康为基。”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标志,更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灵魂。回望过去,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医疗有保障已成为现实,农村居民从“看病难”到“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这一转变背后,是国家对民生福祉的不懈追求。然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也从“病有所医”迈向了“病有良医”的新阶段,这不仅是需求的升级,更是对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指导意见》的出台,正是对这一时代呼唤的积极响应。明确了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发展中医药服务等重点任务,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健康动力。这不仅是对农民健康权益的尊重与保障,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的丰富与拓展,让乡村振兴的蓝图更加生动、更加具体。

健康引领,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斑斓画卷。《指导意见》不仅提出了宏伟的目标,更绘制了一幅健康乡村建设的斑斓画卷。在这幅画卷中,可以看到乡村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可以看到乡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显著增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更加完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显著提高,为农村居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还可以看到中医药服务的蓬勃发展,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交相辉映,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元、更个性化的健康选择。同时,这幅画卷还描绘了乡村健康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广泛普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健康乡村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为农村居民营造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而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则让“治未病”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农村居民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和心理调适能力,实现从“要我健康”到“我要健康”的转变。

健康赋能,共绘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健康乡村建设,不仅关乎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更关乎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和共同富裕的顺利实现。在健康乡村的广阔舞台上,健康成为了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一方面,健康产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健康产业,不仅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健康乡村建设还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通过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缩小了城乡健康差距,推动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健康乡村的建设将深刻改变农民群众的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农民群众将拥有更加充沛的精力和更加积极的心态,投身于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王懿(实习)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